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09植保3班出品

态)

26.何谓酶的抑制剂?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又可分哪三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⑴有些物质能与酶结合,引起酶活性中心化学性质改变,甚至使酶失活的这种作用称抑制作用。能引起抑制作用的物质称抑制剂。

⑵抑制作用:(由于酶的必需基团化学性质的改变)使酶活力下降或丧失.

(一)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蛋白非共价键结合,可以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但并不引起酶蛋白变性。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具有与底物类似的结构,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与酶形成可逆的EI复合物,阻止底物与酶结合。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解除此种抑制。

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相结合,其结构可能与底

物毫无相关之处。不能靠提高S浓度来解决 。 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底物与酶结合后才显现出抑制剂的结合部位,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活性中心;加入抑制剂反而促进ES的形成。

(二)不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使酶的活性下降,无法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 酶复活。

27.何谓变构酶、同工酶? ①变构酶:某些酶的分子表面除活性中心外,还有调节部位,当调节物(别构物)结合到此部位时,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导致酶活性改变,这种现象称别构现象,具有这样特点的酶称为变构酶。

②同工酶:同工酶是指能催化相同化学反应 ,但其酶蛋白本身的一级结构、三维结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不完全相同的一组酶。

28.NAD和NADP、FMN和FAD、TPP、PLP、CoA各有何作用?各含何维生素?

①NAD+、NADP+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它们以其烟酰胺的吡啶环参与脱氢(电子)与加氢(电子)反应

②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

③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II

④FMN、FAD作为氧化还原型黄素辅基,可分别与酶蛋白结合(称黄素蛋白),构成脱氢酶的辅基。

⑤TPP(焦磷酸硫胺素)是维生素B1(硫胺素)的焦磷酸酯,是α-酮酸脱羧酶、转酮酶、磷酸酮糖酶等的辅酶。

⑥PLP:是维生素B6(吡哆醛)的磷酸酯,它可转变为磷酸吡哆胺(PMP)它们是氨基酸转氨酶、脱羧酶和消旋酶的辅酶

⑦CoA:辅酶A分子中含有泛酸维生素B3,(1)组成CoA-SH:是主要的脂酰基载体,乙酰辅酶A是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的枢纽。(2)组成酰基载体蛋白

第五章 糖类与糖类代谢 1. 转化酶的功能是什么?

答:蔗糖的水解主要通过转化酶的作用, 这个酶也称蔗糖酶

09植保3班出品

2. 为何蔗糖水解的产物又叫做转化糖?

答:因蔗糖是右旋的,而水解后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是左旋的,即旋光度发生了转变,所以??由转化酶而相应得名

3. 淀粉的酶促降解有哪两种不同的过程? 答:(一) 淀粉的酶促水解(二) 淀粉的磷酸解

淀粉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淀粉磷酸解终产物是1-磷酸葡萄糖。

4. 参与淀粉水解的主要有哪几种酶?它们如何水解淀粉?水解产物是什么?(试述参与淀粉水解的各种酶类的作用)。 ⑴ a-淀粉酶、β-淀粉酶、、麦芽糖酶、R酶。 ⑵a-淀粉酶:为淀粉内切酶。其作用方式是在淀粉分子内任意水解a-1,4糖苷键。对非还原性末端第五个苷键以后的苷键作用受抑制

⑶β-淀粉酶:从淀粉的非还原端开始,每间隔一个糖苷键进行水解,每次水解出一个麦芽糖单位,不能越过分支点。 ⑷R-酶(脱支酶):水解淀粉酶作用于支链淀粉最后留下的极限糊精的分支点或支链淀粉分子外围分支点

⑸麦芽糖酶:麦芽糖在体内难以直接利用,必须由麦芽糖酶水解为葡萄糖。植物体内的麦芽糖酶通常是与淀粉酶同时存在并配合作用

5. 淀粉磷酸化酶如何作用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转移酶,脱支酶呢?作用后的降解产物又是什么?(试述参与支链淀粉磷酸解的各种酶类的作用)。 答:⑴磷酸化酶可以彻底降解直链淀粉或直链糊精,但降解支链淀粉时, 只能降解至距分支点4个葡萄糖基为止。支链淀粉磷酸解所留下的残余部分的降解,需要转移酶和脱支酶的参与 。

⑵转移酶主要作用是将连结于分支点上4个葡萄糖基的葡聚三糖转移至同一分支点的另一葡四糖末端,使分支点仅留下1个1,6糖苷键连结的葡萄糖基。

⑶脱支酶再将这个葡萄糖基水解,使支链淀粉的分支结构变成直链结构,磷酸化酶再进一步将其降解为G-1-P。

6. 何谓EMP途径,其发生位置在哪?

答:糖酵解: 在细胞质中,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着生成ATP的过程。

7. 何谓已糖激酶? 答:从ATP转移磷酸基团到各种六碳糖上去的酶已糖激酶是EMP的第一个调节酶

8. EMP途径分为哪四个阶段,各包括哪几步反应? 答:(一)由葡萄糖形成1,6磷酸果糖:这个阶段包括三步反应:①磷酸化、②异构化、③第二步磷酸化。目的是形成一个容易裂解成磷酸化的三碳糖的化合物。 (二)3-磷酸甘油醛的形成(已糖裂解):① F-1,6-2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②磷酸三碳糖的同分异构化 ③ 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

(三)由1,3-DPG形成ATP:这是糖酵解中的第一个产生ATP的反应。 (四)丙酮酸的形成及第二个ATP的生成:①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

09植保3班出品

糖酵解中的唯一一次氧化反应(脱氢氧化)。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形成,烯醇化酶催化,脱去H2O生成PEP。③丙酮酸的形成:PEP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P)转移给ADP,形成ATP。第二次底物磷酸化。

9. 糖酵解中不需氧的氧化反应是哪一步?由什么酶催化?产生ATP的反应有哪几步?

答: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1,3二磷酸甘油酸,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2步。不需要氧的氧化反应是在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由己糖激酶催化。产生ATP的反应见上题

10. 何谓底物水平磷酸化?

答:通过底物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与ADP磷酸化偶联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磷酸化(基质磷酸化)。

底物在脱氢或脱水时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所形成的高能磷酸根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

指ATP的形成直接与一个代谢中间物(如PE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相偶联的作用。 将底物的高能磷酸基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过程称底物水平磷酸化 。

11. 一个葡萄糖分子经糖酵解共产生几个ATP?净生成几个ATP? 答:共产生6个ATP,共产生4个,净生成2个ATP

12. 糖酵解反应速度主要受哪三种酶的调节?如何调节? 答:已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1. 磷酸果糖激酶调节:是最关键的限速酶 变构抑制剂:ATP、柠檬酸 (1) ATP是该E的底物也是变构调节物,高浓度的ATP会降低E对6-磷酸果糖的亲和力,ATP与E的调节位点结合,ATP的抑制作用可被AMP逆转,这是细胞在能量水平的调节:ATP/AMP比值高细胞处于高能荷状态,此E没有活性,糖酵解作用主成低,一旦ATP消耗,细胞能荷降低,该E活性恢复,增加酵解。

(2) 柠檬酸可增加ATP对酶的抑制作用,柠檬酸是TCA中的第一个产物,也是许多物质生物合成的前体,高含量的柠檬酸是碳骨架过剩的信号,因此葡萄糖就不进一步酵解。

2. 已糖激酶的调控: 二磷酸果糖激酶被抑制,造成底物G-6-P的积累,进一步抑制已糖激酶的活性。 在复杂的代谢途径中G-6-P还可转化成糖原或戊糖,因此已糖激酶不是酵解的关键反应步骤。

3. 丙酮酸激酶的调节:

它催化着酵解途径中第三个不可逆步骤

(1) F-1,6-2P果糖使丙酮酸激酶活化,使其与磷酸果糖激酶催化加速相协调,接受大量代谢中间物,因此加速酵解。 PEP+ADP+H+ 丙酮酸+ATP ATP抑制丙酮酸激酶的活性。

(2)酵解产物丙酮酸合成的Ala也可以别构抑制这个酶的活性,这是生物合成前体过剩的信号。

09植保3班出品

13. 糖酵解的最终产物丙酮酸有哪三个主要去路? 答:①在酵母及其他一些微生物中由丙酮酸形成乙醇 ②在许多微生物中通常由丙酮酸形成乳酸 ③通常在无氧条件下转变成乳酸或乙酸时只释放出其中的一小部分能量。

14. 葡萄糖变成乙醇(酒精发酵)的全过程有否氧化还原的净反应?乳酸发酵呢?

答:乳酸发酵全过程无氧化还原净反应。生成乙醇全过程无氧化还原净反应。

15.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中的乙酰基受体是什么?

答:CoA(辅酶A)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将乙酰基转移到COA形成乙酰COA,辅酶硫辛酸被还原成二氢硫辛酸。

16. 何谓三羧酸循环?试述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试述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答:乙酰COA与草酰乙酸合成柠檬酸,再经一系列氧化、脱羧,最终又重新生成草酰乙酸,乙酰基被彻底氧化成CO2+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三羧酸循环,简写为TCA循环。

TCA环与呼吸链相连,是生物体产生ATP的最主要途径。通过TCA循环的彻底氧化,是体内最主要的ATP产生途径。 TCA是糖、脂肪、蛋白及其它代谢的枢纽。是发酵产物重新氧化的途径。

17. TCA循环发生的位置在哪?

答:在线粒体内部进行,因为TCA的酶类都存在于线粒体的衬质中。

18. 丙酮酸经TCA循环共发生几次脱羧,几次脱氢,脱下的氢交给谁(辅酶、受氢体)?有几步底物磷酸化,发生在哪?一个葡萄糖经EMP,TCA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共产生几个ATP?净产生多少?

答:①CO2的生成,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基反应(反应3和反应4)两次都同时有脱氢作用(,但作用的机理不同,由异柠檬酸脱氢酶所催化的β氧化脱羧,辅酶是NAD+,它们先使底物脱氢生成草酰琥珀酸,然后在Mn2+或Mg2+的协同下,脱去羧基,生成α-酮戊二酸)。

②三羧酸循环的四次脱氢,其中三对氢原子以NAD+为受氢体,一对以FAD为受氢体,分别还原生成NADH+H+和FADH2。它们又经线粒体内递氢体系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使ADP和pi结合生成ATP,凡NADH+H+参与的递氢体系,每2H氧化成一分子H2O,每分子NADH最终产生2.5分子ATP,而FADH2参与的递氢体系则生成1.5分子ATP,再加上三羧酸循环中有一次底物磷酸化产生一分子ATP,那么,一分子葡萄糖柠檬酸参与三羧酸循环,直至循环终末共生成30或32分子ATP(在糖酵解中2次 底物水平磷酸化,TCA循环中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每次产生2个ATP,底物水平磷酸化共产生6个ATP。EMP中1次脱氢氧化产生2个NADH,这些在胞质中产生的NADH经不同途径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时,每个可产生2.5个或1.5个ATP;丙酮酸在进入TCA循环前1次脱氢,进入循环后4次脱氢,共产生4个NADH和1个FADH2,2个丙酮酸共产生8个NADH和2个FNAH2,这8个NADH和2个FNAH2可产生8*2.5+2*1.5=23个ATP;这23个加底物水

09植保3班出品

平磷酸化的6个,EMP的NADH产生的5个或3个可得共得34或32个ATP,减去EMP消耗的2个,净生成32或30个ATP.(若按旧的算法,如我们的教材,每个ANDH得3个ATP,每个FADH2得2个ATP)10分子ATP。

19. TCA循环中的调节酶有哪些,它们如何受调节?

答:①TCA循环的速度是被精细的调节控制,有三个调控酶: 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

②其速度主要取决于细胞对ATP的要求,TCA的第一步反应可以调节总反应速度,是关键反应速度步骤, 柠檬酸合酶为别构酶,乙酰CoA,草酰乙酸为正效应剂, ATP、NADH和琥珀酰CoA为负效应剂。异柠檬酸脱H酶是别构酶,被NADH和ATP抑制,NAD+、Mg++、Mn++活化。

一a-酮戊二酸脱H酶受琥珀酸辅酶A、NADH、ATP的抑制

20. PPP发生在哪?可分为哪两个阶段?有哪几步氧化还原反应?脱氢辅酶是什么?几步底物水平磷酸化?转醛酶与转酮酶的作用各是什么?整条PPP途径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概念:在细胞质内葡萄糖直接氧化脱羧、脱H,形成CO2和还原力的过程。 ②两个反应阶段:氧化脱羧和磷酸戊糖重排。 ③特点:分子氧没直接参与氧化,两次脱氢氧化 无ATP直接形成 无底物水平磷酸化 化学能以NADPH.H(即受氢体为NADP)的形式积存。 反应只进行一次脱羧,生成P酸戊糖,戊糖重排经历3C、4C、5C、6C、7C再生成G。 ④意义: 通过该途径为合成代谢提供所需的还原力NADPH和磷酸戊糖等多种中间产物。

21. 植物体内产生葡萄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哪三条?中心途径是什么?

答:⑴高等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可由多个代谢途径形成:光合作用、多糖降解、糖异生作用。

⑵糖异生作用是植物(包括动物)体内单糖合成的中心途径。

22.何谓糖异生作用?

答:由非糖前体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

23. 在高等植物体内双糖和多糖合成过程中的单糖活化形成和供体是什么?最重要的有哪两种?

答:在高等植物(包括动物)体内,糖核苷酸是合成双糖和多糖过程中单糖的活化形式与供体。在糖类物质代谢中,以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ADPG)为最重要。

24. 在光合组织中合成蔗糖的主要途径是哪条?其中的葡萄糖供体、受体各是什么?直接产物是什么?在微生物中呢?

1、蔗糖合酶途径:UDPG or ADPG+果糖≒蔗糖+UDP or ADP UDPG or ADPG,也为淀粉的合成提供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