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
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
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 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2、我国第一个以反恐怖主义为内容的规范性文件是()。 A、《反恐怖主义法》
B、《国务院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C、《全国人大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3、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民事、行政、刑事等起诉以及国家赔偿申请,应该接收诉状()。 A、当场登记立案
B、在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 C、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先行立案 D、应当依法做出裁决
4、死刑犯在缓期执行过程中,不服从改造,反而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 A、立即执行死刑 B、报请原判法院撤销缓刑 C、报请罪犯所在地法院撤销缓刑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于1984年授权()制定并发布有关税收条例。 A、国家税务总局 B、国务院 C、国务院办公厅
D、财政部
6、追索“零容忍”的理论依据发现,其理论基础是()。 A、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 B、破窗效应 C、破窗理论
7、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化对干部个人的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对干部的抽查比例为()。 A、10% B、12% C、15% D、18%
8、因为不堪忍受长期的家庭暴力,而杀害施暴人的,如果施暴人的家属对此愿意表示谅解,那么法院在量刑()等方面应当给予充分的考虑。 A、定罪 B、缓刑 C、监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