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教师用书 苏 下载本文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一、词人名片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吴江知县,晏殊当京兆尹时,聘他任通判,后官至都官郎中。有《张子野词》。

他与晏殊交情很深,词作的题材也与晏殊相似,不过他生性浪漫,写男女之情的词更多些。词风清新明丽,语言在流畅中时有精巧尖新的表现。 二、诗词故事

张先的雅号

1.张三中。因张先词《行香子》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张三中”。 2.张三影。张先对“张三中”这个称呼非常不满意。因为这个称呼不太有诗意。后来自己列举平生得意之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这三句中的“影”字比“三中”强。世称诵之,号“张三影”。

3.桃李嫁东风郎中。张先年轻时与一个已出嫁的少女有私情,曾写《一丛花令》词送她。后两句是: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在当时很受欢迎。当时大文学家欧阳修很喜欢这两句词。一次,听说张先拜访自己,他一边走一边说:“快让我见见‘桃李嫁东风’郎中。”从此,这一叫法就传开了。 三、文题背景

《天仙子》是张先现存词中最著名的词篇之一。此词亦题为“春恨”,是老境伤春之作,约作于仁宗庆历三年,张先五十二岁任嘉禾判官时。

这首词前面有一短序(或称词题):“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短序中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地点和词人的身份;交代了作者借口卧病,闲居在家,不想入府。这两点说明,张先当时虽已五十二岁(据夏承焘《张子野年谱》),但因他性格孤傲,不肯依附于人,所以仕途淹蹇,很不得意,只当了个嘉禾(当时的州名,今浙江嘉兴)小倅,即协助知州掌管文书的小吏。梅尧臣在《送签判张秘丞赴秀州(即嘉禾)》诗中曾这样写道:“嘉禾主人余久知,

迹冗不拟强攀附。倘或无忘问姓名,为言懒拙皆如故。”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张先的这首词。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

事/后期/空/记省。 △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

日/落红/应/满径。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 此词是老境伤春之作。词人刻意伤春惜逝,借以抒发年届老暮、沉沦下僚的悲怀。尤其是上片一个“伤”字,把郁结于心的自伤和怅惘之情劲直激切地表现出来。 二、悟读,诗情画境

词在雨疏风淡中黯然,酒在百转愁肠中化泪。悲伤的文字如酒,酒使人醉,字却无人懂。春风春日却不是春光习习,春山春水徒留下春愁黯黯,春词春曲唱响了春恨重重,春满人间便也是愁满人间!

黄昏渐隐,新月初上。又是暮春时节,谁共我,醉明月。问苍天,苍天还我无语。还是只我一人,就着今夜的月华,看这一院寂寞的春,看这浮生若梦的春,看这落花风雨的春,看张先怎样把它写成愁!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这首词上片“送春春去几时回”句中有两个“春”字,请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两个“春”字的含义。

答案 前一个“春”指季节,大好春光。后一个“春”,既指自然的大好春光,又指人生的青春年华。

2.这首词是怎样把苦苦缠绕的春恨表现得优雅空灵、诚挚感人的?

答案 词的上片由午至晚,写人之叹老伤春,自悲身世;下片则着意写晚景,沙上并禽反衬

2

出词人离群索居之孤寂凄苦。词中的春恨被表现得优雅空灵,能唤起人们无限的想像。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遣词造句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从炼字的角度谈谈“弄”字的妙处。

答案 在有月而多云的暮春之夜的特定情况下,阴云笼罩,暮色迷茫,花的丰姿神采未必能尽情地表现出来,但是忽然出人意料,云开天际,大地上顿时呈现皎洁的月光,再加上风的助力,使花在月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使其娇妍丽质一下子摇曳生姿,这自然给世人带来意外的欣慰。一个“弄”字就传达出了这种特有的情态。

4.下片“风不定”之“风”贯穿整个下片,以至句句有“风”,请加以分析。

答案 由于有“风”,春寒料峭,所以“沙上并禽”才依偎得紧;由于有“风”,浮云吹破,月光照耀;由于有“风”,月下的残花才在风中摇摆“弄影”;由于有“风”,作者才想到“明日落红应满径”。“风”贯穿整个下片,下片也句句有“风”。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词中第一句的“竞”字和第二句的“并”字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竞”、“并”二字极富概括力与想像力,分别渲染出赛龙舟、荡秋千的欢快气氛,仿佛使人听到龙舟竞渡时热烈的呼喊和游女荡秋千时的欢快嬉笑。 (2)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对比。全词动静结合,上片描写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动态画面,下片渲染一种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