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摘要】本课题提出主要是适应市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追求“均衡、协调、优质、

高效”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需要。

本课题研究的地域课程资源指市这个特定地域范围内的能形成课程来源的因素,旨在探索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一般规律,形成本土化的经验,挖掘整理地域课程资源,丰富教育教学的载体,拓展教育教学的内涵与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形成学校特色,促进区域教育改革的发展。发挥市教研室、教科所在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的专业引领作用,集聚各基地学校的团体攻关力量,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以文献研究、经验总结、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相辅”的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一大特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是:在资源开发方面,运用课程资源筛选机制,明确地域课程资源筛选应遵循“教育性、适应性、优势性、经济性”四大标准;尊重主体,灵活组合,形式多样,采用了“区域开发、联片开发、校本开发”齐头并进的方式,开发建设“实践基地、资源文库、区域网络”三大资源中心,拓宽地域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及方法;加强资源开发“培训、调研、规划、研讨”的过程指导及管理,切实提高开发效度,达成资源开发的“引领、合作、主动”三维互动,以求得地域资源开发的“互补、共享、共赢”。在资源应用方面,坚持多元加持续利用原则,积极主动地将地域课程资源广泛应用于德育活动、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从而打破资源间的壁垒,求得地域课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应用中强化评价,完善管理,促进地域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常态化。

本研究的主要成效表现为:提高了对地域课程资源价值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地域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管理的本土化经验;“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和“行政决策”繁荣并逐步规范了地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的新课程改革;系列开发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新课程教育资源,尤其为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研究实践使一大批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明显增强,地域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地域课程资源的应用,拓宽了教学时空,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地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本研究将继往开来,不断深入。

【正文】

一、课题的提出

2001年年底,市成为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2002年秋新课程实验正式启动,实验教师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行为有了转变;但随着课改的推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的困难之一就是课程资源的缺乏。实验教师越来越感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课题组在2003年2月对全市初中小学923名教师问卷,其中对“从你身边分析,制约你有效参与课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回答,有268名教师选择“与新课程配套的教育资源缺乏”,占28.8%。因此,重视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的理论研究,探索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必然成为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对课程资源的重新定位和认识,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走出\教科书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狭窄天地,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动,使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将学科知识、学生生活、社会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将打开我们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眼界,也使我们脚下的路更加宽阔。地域的社会、历史、人文、经济、自然之所以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因为其丰富多彩的地域教育资源使得课程资源呈现出多样性、具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课程资源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适应水平。

所以,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的部分难题,探索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一般规律,形成本土化的经验,挖掘整理地域课程资源,丰富教育教学的载体,拓展教育教学的内涵与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形成学校特色,促进区域教育改革的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任务。

二、课题研究概况 (一)概念界定

1、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本课题研究的课程资源既不仅仅是校本课程的资源,也不仅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而是既包括校本课程也包含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德育活动及学科课程在内的课程资源。

2

2、地域课程资源:地域,指“按历史、地理、语言和一般文化人为划分的大地区;地方(本乡)”(《现代汉语辞海》242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本课题研究的地域课程资源指市这个特定地域范围内的能形成课程来源的因素,这里的特定地域范围包括两层涵义,它既指这个全市层面的地域,也指市范围内的一些空间上相近、文化特征上相似的小地域。

3、地域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发,指“开采;使人或事物从潜力不明、不曾实现或完全实现的状况变成外显的部分或完全现实性的状态”(612页,同上)。这里指潜在的、零散的区域课程资源经过开采、加工成为现实的、比较完整的课程资源。

4、地域课程资源的应用:应用,“为了某种实际目的而使用”(1425页,同上),这里指为了教育、教学目的而对地域课程资源的有效使用。

(二)地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理念、原则及特点: 1、理念

通过地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有利于教师特长的发挥、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建立,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 2、原则

(1)目的性原则:地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与应用是为了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程目标,是指导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灵魂,不同的课程目标,应开发与利用与之相适应的地域课程资源。

(2)因地制宜原则:从地域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与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科特性、学生个性结合,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地域课程资源。

(3)共享性原则:地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与应用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它包括开发过程中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合作,更包括应用过程中的相互共享。通过共享,能充分实现地域课程资源的价值。

(4)实效性原则:地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必要的开支与一定的成本是需要的,但在此期间要尽可能用最少的付出,达到最理想的成效。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认真分析地域课程资源的性质与特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最有用的课程资源,从而实现地域课程资源的最大实效。 3、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