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自我决定理论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借助自我决定理论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仲佳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3期

摘 要: 大学英语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如何改变以往使用外在控制手段督促学生学习英语转变为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动机,将教师提供的外部动机刺激转化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以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为基础,以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为研究对象,旨在摸索出真正能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有效促进语言能力内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实现学习内容与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模式 自我决定理论 教学改革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十几年来,已基本完成了从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到课堂教学与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转变。然而改革不应仅仅是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手段的转变,更应该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即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模式的改变应是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转变。由此可见,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目前大学英语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备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课堂教学中教师仍普遍采取单向度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根据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被动地接受,机械地理解和记忆,没有足够时间主动思考,结合自身语言水平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并达到内化。高效的教学活动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互动,以此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传播,避免因教师过多的单向度信息传播而使学生成为教学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如何改变以往使用外在控制手段督促学生学习英语转变为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动机,将教师提供的外部动机刺激转化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改革中的新热点。

中国矿业大学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专业特点、课程安排等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仍高度依赖课堂教学,所以如何摸索出高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课堂组织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内化变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教学现状,笔者以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为基础,以中国矿业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为研究对象,旨在摸索出真正能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有效促进语言能力内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实现学习内容与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完美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与自主学习观点密切联系。它从人类的内在需要出发,很好地解决了动机产生的能量问题,同时兼顾了动机行为的方向和目标。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其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学习动机的能量和性质取决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胜任是指在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机会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才能(Deci,1975;White,1959)。归属是指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有一种从属于其他个体和团体的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Ryan,1995;Leary & Baumeister,1995)。自主是指个体能感知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意愿的,是由自我来决定的(Deci & Ryan,1986;Ryan & Connell,1989),即个体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且能够自我调控的。

自我决定理论尤其重视自主的需要,认为学生的自主需要越能得到满足,则他的学习动机就越趋于内化。与其他内化理论不同的是,SDT把内化过程看作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二分变量。根据调控内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外在动机分为四个类型:外部调控、内射调控、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四种调控的风格处于以外在控制和自我决定为两极的连续体的不同点上(见图1),描述了不同程度的内化和整合,也反映了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与受控制程度之间比率大小的变化。这种分类方法比早期学习动机对内外动机的两分法有了显著的进步。

经过国外学者的长期努力,自我决定理论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被众多学者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主支持环境比非自主支持环境更能促进学生的胜任感与积极情绪,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通过文献检索可发现,自我决定理论的相关文章(专著) 多达 800 篇(部) ,且目前已举办了四届自我决定理论的国际研讨会。然而,国内有关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不多,且有关该理论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将探讨自我决定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师和研究者提供借鉴。 二、自我决定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模式探索

笔者拟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进行大学英语课堂组织形式的理论和实践性研究,计划选取中国矿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摸索出适用于中国矿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激发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外部动机的内化过程。促使学生在两年大学英语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体验到学习英语本身带来的热情和兴趣的同时,真正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在整体教学规划设计方面,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能动地将课程学习目标任务与学生个体特点相融合,促使学生将学习作为内心的主动需求而非迫于教师或课程要求的外部压力。课堂教学设计以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的核心观点,即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为基本指导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课程设计具体操作方面,使用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教授约翰 M·凯勒先生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为课程设计指导模型。每单元授课前,制订出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关注的不应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而是以学生主体的视角,从学生整体发展的思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认知策略自然获得发展。课程设计以分析学生专业特点、兴趣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及学习动机状态为基础,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和认知的内化过程。 三、研究意义

笔者探讨自我决定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自我决定论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的原理指导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设计,并拟整理出系统性的教学策略和具体的课堂实施方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研究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顺应大学英语改革的大趋势。

大学英语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习得自主能力为最终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阐述新的教学模式时,将课堂教学与学习者的个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中心”,“教”服务于“学”,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发手段,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底层向高层转变。自我决定理论为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语言学习中,促进语言知识内化的关键因素是学习者个人的心理需求和内在体验。内部动机源于行动者的内在需求,出于对学习的兴趣而投身其中。学生受内部动机驱动,学习积极性更高,更容易体验到学习语言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内部动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稳定性,给学生强大的信心支撑,有助于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进而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研究符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获得知识或形成技能,获得发展,再先进的教学设计最终都指向这个目的。自我决定理论符合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即教师与学生自主需要的双重满足。在进行具体的课堂设计时,自我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以学生主体的视角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实用性强、教学效果优的课堂设计方案,服务教学。 参考文献:

[1]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M].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