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考前百天新课件历史一试题精选预测卷(解析版):专项五 下载本文

2019年高三考前百天新课件历史一试题精选预测卷(解析版):

专项五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

1、宗教改革从德国开始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处于分裂状态B、德国社会各阶层与天主教会的矛盾最尖锐 C、德国爆发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 2、〔2017年4月皖北联考14题〕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

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何种主张?() A、圣经高于一切B、上帝永恒 C、反对罗马天主教会D、信仰得救

3、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义提倡禁欲说,主要是 A、要人们忍受剥削阶级的各种盘剥 B、要人们潜心修行,成为上帝的选民 C、要人们受尽人生一切苦难来赎罪

D、维护自己在精神和世俗领域里的权威地位

4、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了每个人以信仰自由权利的现象发生在哪一个国家 A、英国B、法国C、德国D、瑞土 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

6、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7、〔2017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3题〕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得斗争 C、早期资产阶级得反封建斗争D、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得斗争 8、〔2017年5月北京海淀区二模19题〕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其表现为〔〕

A、教会服从世俗君主的权力B、加强对“异端”思想的打击 C、肯定人的努力和现世成功D、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9、〔2017年4月大同市一模29题〕德国天主教神学家席林〔1874—1956〕认为,为了给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资料,人类必须从事经济活动,但是经济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毋宁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上帝”,这是当时天主教经济伦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合理的是

A、己经脱离了社会发展实际B、是宗教顺应了时代的表现 C、成了福利国家的理论甚础D、挑战了西方国家社会形态 10、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B、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C、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

D、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11、卡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表达了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12、中世纪欧洲人民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A、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

B、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 C、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 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13.(10分)【历史一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

帝。

——马丁·路德

……通过和巨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约翰·加尔文

(1)根据材料一,说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它的发表有何意义?(4分)

(2)比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的异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

14、〔2017年4月衡州市质检39题〕〔28分〕历史上往往将那些推动社会发生根本变革的事件冠以“革命”的称号,这些革命又分为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等。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

你假设明白了这一层,就必知道︰你需要那为你受苦而复活的基督;你既已信他,就因这信可以成为新人,使你一切的罪都得赦免;并且你因另外一位的功德,就是单因基督的功德,得以称义了。

圣经不过用“执事”、“仆人”、“管家”来称呼那些现今不可一世号称为教皇、主教、神父的,其实他们原是应以传道服侍人,将基督的信与信徒的自由教导人的。

——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

由》

材料二英国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发生在1534年。这一年议会通过“至尊法”,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另一项法律宣布切断与教皇的一切来往,凡否认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者,均处以叛国罪。《乌托邦》的作者莫尔和罗切斯特主教约翰?费希尔由于继续坚信教皇权力至上而被处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上卷

材料三“光荣革命”价值并不是它的形式〔国王易人〕所能衡量的……。1689年,国会通过了两项重要的法案:《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根据前者,;根据后者,英国的不从国教分子,经过了长期奋斗,终于获得了基本的信仰自由,这实是宗教革命的原那么之更进一步的扩张。——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马丁·路德的观点。这些观点的核心内涵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的宗教改革对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

斯提出的哪些主张对改变这一现象产生了深远影响?〔8分〕

〔3〕完成材料三中空格部分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的

不从国教分子”在1534年和1689年不同遭遇的原因。〔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革命、政治革命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

〔2分〕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以下材料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⑵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16、〔2017年海南高考32题〕〔8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

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

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