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管理学基础精选案例分析 下载本文

近期又宣布退出刚刚进入的鞍山证券等金融业务领域。

海尔在转型上遇阻有如下几个原因:1.转型跨度太大。家电第一品牌的印象使人们难以与制药、金融等联系起来,得不到公众的认可。2.网络无法共享。海尔手机、电脑无法与原有冰箱、洗衣机以及空调、彩电共享,使资源不能够集中,分散了精力。3.专业人才的缺乏。原有家电人才虽然在固有领域精干,但用在医药、金融方面则可能是门外汉。据说,海尔当初介入鞍山证券时就存在懂行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事事都需张瑞敏亲自过问拍板。

TCL的多元化之路,从目前的程度来分析,仅仅停留在多元化的第三个层面。TCL的多元化扩张与海尔恰恰相反,它是从黑色家电向白色家电、通讯进军,而海尔则是从白色家电进军黑色家电。TCL的多元化优势也非常明显:第一,新增加了其利润增长点,即新业务对核心业务做出了贡献;第二,完成从单一品牌形象向多元化品牌形象的转化,增加了其品牌的内涵,从一种传统的制造商向有高科技含量的品牌形象的转换;第三,企业进一步战略重组和引进国际战略投资伙伴的成功。然而,TCL的多元化弊端也很明显:比如说其彩电和PC的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不一样。TCL刚进军PC领域的时候,曾经以为渠道共享将是未来的优势,然而事实证明其是错误的。TCL的冰箱与洗衣机等都是OEM的产品,然而这些OEM部分的产品质量与取材标准将是非常难以控制的,价格更不能依自己的意愿降低,产品质量不能完全保证,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TCL冰箱和洗衣机在市场上基本上是以低价位出现的,市场表现非常一般,消费者的口碑并不是很好。

国际化●海尔———先难后易,城市包围农村●TCL———先易后难,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家电业的国际化之路,目前已经有两种模式凸现出来:一种是以海尔为代表的?先难后易?式,属于?城市包围农村?战略;另一种则是以TCL为代表的?先易后难?式,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海尔是国内最早开始国际化的企业之一,也是在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家电企业。海尔一开始即把目标对准了美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试图以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来锻炼自己并得到成长,并希冀这些高难度市场的成功能够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的成功。海尔的国际化策略对它的品牌形象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尔模式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创新力,

因为只有品牌和产品才是支撑市场的最锐利武器。另外,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往往是品牌意识非常强的群体,新品牌进入之初很难被消费者认可与接受,这就决定了发达国家市场开发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要能承受得起暂时的挫折乃至一定时间内的亏损。

日前有证券分析人士对海尔国际市场的资本研究后发现,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现金流可能是负数,这也就更加确认了对于一个采用?先难后易?模式进入国际化的企业来说,它必须承受得起?阵痛?。美国的《商业周刊》曾刊文《海尔的艰难国际化之旅》,对海尔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市场上的艰难探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海尔,较索尼、松下、惠而浦、GE等国际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仅仅是占据了发达国家的低端市场的一部分份额;另一点是,海尔的研发还有一定距离,这些国家的市场是一种成熟的市场,对于市场的细分需求是很关键的,这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个性化的市场群体。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采用海尔模式的投入巨大风险也相对较大。因为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技术力与产品力都远远超过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最发达国家输出技术与产品,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事实也是这样,中国企业真正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还不多。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像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这样的市场也有其便利的一面:这些国家的市场秩序非常成熟,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干扰很少,只要企业具备真正的实力,这样的市场开发起来反而相对容易一些。

TCL模式与海尔模式恰恰相反,是典型的?先易后难?模式。TCL先从与中国文化背景比较相近的东南亚国家着手,比如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一步一步向发达国家扩张和渗透。TCL彩电经过3年的拼搏,在越南市场已经做到第二位,仅次于索尼。在菲律宾市场,TCL彩电成长也很快。联系最近TCL收购德国彩电企业施耐德一事,表明TCL向更大范围扩张已经初显端倪。

像TCL这样模式的企业在国内家电业比较多,比如说海信、荣事达等。这种模式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而益处显而易见:第一,释放了其强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加突出规模经济,弥补国内市场的相对需求不足。第二,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国际化人才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这种方式能够使中国企业积累国际化经验,储备在全球经营的国际化人才,熟知国际化规则等。第三,进退方便。避免其大规

模的投资和企业资源的浪费。从目前TCL的情况来看,效果比较理想。2001年,TCL出口创汇达到7.16亿美元,2002年前7个月达到5.69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0亿美元,成为国内国际化效益最显著的企业。这种模式有点像爬楼梯,一步一步往上攀,越攀越高。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其一,对于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来说,日本产品占据着其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而这些国家里中、低端市场的利润空间非常低,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其二,由于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对这些有望进入国际品牌的企业的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弱化影响。不管是这些市场的不发达还是在这些市场所占据的位臵来说,不利于其今后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

仔细研究这两种国际化之路,结合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战略特点可以看出:像索尼、松下、惠而浦等企业跟海尔的国际化模式很类似,都是先入主发达国家市场,而一些处于成长性的企业则跟TCL的模式很类似。也就是说,海尔模式更适合于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战略,而TCL模式则更适合于准备打持久战的企业。

通过海尔和TCL企业几种主要战略选择的比较说明,企业的成功之路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同时企业的成功模式在某些方面具有可借鉴性和可复制性。对于一个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具体在何时、何地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但取决于企业的自身状况,更取决于企业在历史中所处的特定环境,即经济学家常说的?路径依赖?,同时还部分地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远见。 【案例10-2】液态奶行业营销管理

在今天的中国,也许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个行业,业内各企业在拼命地增加投资,拼命地抢占市场份额,拼命地?掠夺?上游资源,拼命地跑马圈地———这个行业就是乳业,更准确地说是液态奶行业。

近几年,中国的乳业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液态奶消费正从少数人享用的营养保健食品转化为普通大众的生活必需品,年增长率达30%以上,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多元化。乳制品从生产到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这一传统产业正显露出朝阳产业的一切特征。

进入2003年,熟悉乳业、关注乳业的人都看到:中国乳业整体再次骤然升温,新一轮竞争在加剧,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乳品行业的洗牌拉开了序幕。光明、伊利、三元、蒙牛、三鹿等豪客还未畅快体会攻城略地的喜悦,新希望、维维、娃哈哈、汇源等?门

外汉?又携巨资呼啸而来,而地方诸侯如恒康、完达山、长富、夏进等则奋起直追,演绎了一个群雄逐鹿的?新春秋战国时代?。

市场会如何切分,没有人会给出确定的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会是一家或是仅仅几家企业,就可以通吃中国整个乳业市场———中国的市场空间实在太辽阔了,区域文化、习俗以及不同消费群的个性差异实在太大。部分专家预言的?三年内中国乳业最多只能存活10家?的说法,实在难以找到足够的现实依据。厂家数量肯定会减少,市场集中度肯定会提高,但细分市场和差异化取胜的机会,也许还是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给后来者一些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在这样一个行业大背景下,一直在干粉行业滋润生长的?中国核桃大王?———四川智强集团,也悄然于2002年8月进入乳业。智强此举的背后,有何动机和背景,是盲目地?赶潮??还是有目的地?深潜??四川智强集团采用何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战术争雄市场?请看本期智强集团细分市场营销案例。

行业背景

★近几年,中国的乳业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奶制品正在成为城市人每天必需的消费品,从生产到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形成,这一传统产业正显露出朝阳产业的一切特征。?九五?期间是乳品加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国奶牛头数为568万头,比上年增长16%,牛奶产量1026万吨,比上年增加23%;全国乳品(奶粉)总产量135万吨,比上年增长24.9%,液态奶生产189.98万吨,比上年增长41.67%;乳业总产值283.8亿元,比上年增长30.84%,完成销售收入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实现利润16.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实现利税36.39亿元,比上年增长68.52%。

★目前大中城市是乳制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奶类消费正从少数人享用的营养保健食品转向大众化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多元化。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婴儿对奶类的消费只占整个消费市场的19%,60岁以上老人占28%,其他年龄段占53%。消费者的职业结构发生变化,各类奶类消费趋向平衡。

★1999年,一项规模宏大的乳制品消费工程———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开始在京、津、沪、穗、沈五城市进行试点。2000年,包括重庆、成都、昆明、西安等十五个城市已开始部署推行该计划,并在2001年正式启动。在随后的几年内还要向中小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城镇进行更为广泛的推广。这个计划的实行,预示着中国食品

消费?白金时代?的到来,在未来10年中,这一潜力巨大的牛奶消费市场将居世界首位。

★纵观中国乳业,目前行业内的竞争体现如下特点:全行业增长势头强劲,液态奶企业盈利居多;企业投入规模迅速加大,产品结构和质量提高明显;国内龙头企业占据明显的市场优势,世界著名品牌主动与国内企业寻求合作。

细分市场

★四川智强集团董事长唐科全先生说:?企业进入一个行业至少有两种思考模式:一是摸清市场潜在需求,抢先进入,争得头啖汤,赚取超前利润;二是瞄准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凭借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力,采取差异化策略,强行或巧妙介入,搭乘顺风船。?

?8年前智强曾经创造了一个食品品项———小包装核桃粉,我们也确实占到了领先者的先机,成就了智强集团的今天。但同时我们也尝到了领头羊的苦恼,当智强用广告、促销等手段把核桃粉市场轰开之后,其它一些中小厂家便快速跟进,以低价等手段蚕食本就有限的核桃粉市场份额。实事求是地说,虽然智强仍旧是核桃粉市场不容争议的老大,销售总量每年都有提升,但核桃粉的总体市场份额却受到明显冲击。?

?而乳品行业则恰恰相反,单就液态奶而言,2002年全国市场总销量就达300多个亿,且整个行业增长势头正猛。当然,行业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但我相信只要摸准市场实态与走势,加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与战术组合,凭借智强的现有实力,还是能在液态奶市场博得一席之地的。?

★作为乳业新军,智强集团拥有一定的资金与网络实力,但与?光明?、?伊利?等行业巨头相比,显然是不占优势的;与各区域的乳品?诸侯?相比,也不占据?鲜?与?廉?的优势。于是,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经营。

智强集团多年积累起来的品牌影响与?中国核桃大王?的专业形象是介入液态奶领域的最大筹码,于是,?立足核桃,做透核桃?也成了进入乳业争胜的重要前提。因而,智强乳品的初期定位就是?做乳品企业里的专业户?(即:液态奶企业里专门致力于?活脑核桃奶?的专家)。虽然智强会因此而失去一部分普通液态奶的消费群,但智强觉得会因此而获得更多青少年及用脑族消费者的青睐———不懂得放弃,就不会有所收获,这也许就是对智强乳品产品定位最好的诠译。

★虽然目前花色奶、功能奶(保健奶)在市场上已屡见不鲜,许多液态奶厂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