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下载本文

方法进行检测的,增加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第十四条 隧道工程

1.隧道地质雷达检测要求(路基挡墙雷达检测参考本条)。隧道报检时应准备受检隧道设计衬砌厚度,设计强度、格栅、拱架设计分布区段及间距,围岩类型等资料,供现场数据采集参数设臵和后期资料处理使用。在隧道检测工作前,应提供安全实用的检测平台,确保检测通道畅通,现场准备好220v(及380v)的交流电源及水源。测线布臵处要保持清洁、干燥。在两侧边墙(盖板以上1.2米)处提前准确标记测量位臵里程,标记采用每10米进行里程标注、每5米进行1次标记。路基挡墙检测的报检内容、现场条件、横向和竖向测线位臵处理应与隧道检测要求相同,里程标记在挡墙最下层泄水孔以上0.5m处。

2.混凝土钻芯取样试验及混凝土回弹试验现场检测要求。检测前施工单位应提供结构类型、尺寸及所处部位,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及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及龄期。在进行钻芯取样试验及混凝土回弹试验时要确定混凝土已达到设计龄期。在进行混凝土回弹检测时,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第十五条 钢结构焊缝工程

在钢结构一、二级焊缝全部焊完,且经自检合格,在未进行

— 11 —

涂装前进行报检。施工单位应提供安全可靠的爬梯(爬架),并配合检测单位的焊缝打磨工作。雨天或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不得进行检测。

第十六条 通信铁塔工程

在铁塔钢构件全部安装完成,且经自检合格后报检。施工单位应提供安全可靠的爬梯(爬架),雨天或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不得进行检测。

第五章 检测时机、检测内容及频次

第十七条 检测时机。

路基填筑检测在路基填筑过程中进行;锚杆、锚索在封锚前进行;岩溶注浆及桩基在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隧道检测在隧道衬砌完成后,轨道和接触网支架施工前进行;焊缝在完工后涂装前进行;铁塔在完工后进行;其他工程在工序完工、自检合格、具备检测条件后立即进行。第三方检测单位在收到施工单位的报检申请后,应合理组织、均衡检测力量,及时对报检部位进行检测。

第十八条 检测内容及频次

各类工程的第三方检测内容和频次按合同约定执行。如检测内容和频次因其他原因需发生变化,按公司下发的相关文件执行。

第六章 检测程序及要求

第十九条 公司组织召开首次进场会议后,由建设指挥部负

— 12 —

责组织管段各检测、施工、监理单位按本办法和批复的检测大纲要求开展申报及检测工作。

第二十条 检测单位的人员数量和资质必须满足现场检测需求,检测仪器设备的数量和型号必须满足现场检测需要。

第二十一条 各类工程满足检测条件后,由施工单位负责填报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报检表(附件1),并同时提交工程基本参数表(附件2),经施工单位签字盖章,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加盖监理单位公章后,至少提前24小时通知检测单位进行现场检测。报检表和相关的工程基本参数表编号相同,编号由项目分部简拼+工程类别+年号+序号组成,如中铁**局一分部2017年提交的路基第1份报检表编号为ZT**J1-2017-LJ-001(工程类别:路基为LJ,隧道为SD,桥梁为QL,房建桩基为FJ,钢结构焊缝为HF,铁塔为TT)。

第二十二条 检测单位收到报检表后,应按申请时间及时进行现场检测,因特殊原因不能进行现场检测的,应及时通知报检单位和监理单位,否则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在检测人员到达现场前,做好现场相关配合工作,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准备及配合工作具体要求按本办法第八章的要求执行。

第二十四条 现场检测实施过程中,检测单位按规定做好相关的原始记录,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日志中记录检测实施情况,监理单位应全程旁站并做好见证或旁站记录。现场检测完成后,施

— 13 —

工、监理及检测单位在检测记录表上签字确认。检测单位应尽快对检测数据分析处理和结果评定,未发现不合格的中间报告(附件3)应于24小时内书面报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存在问题的中间报告应于6小时内报建设指挥部、施工和监理单位。未发现不合格的中间报告无需上报建设单位。

第二十五条 因施工原因造成工程不能按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或不能完全检测的,采用替代方法所增加的检测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替代方法检测应报监理单位审核,并经建设指挥部批准,其检测质量的准确性应满足设计和技术标准要求。

第七章 质量问题处理

第二十六条 当对检测结果无怀疑或争议的,以第三方检测结果为准。

第二十七条 当对检测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时,可进行验证检测。对低应变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采用钻芯法、高应变法或直接开挖进行验证。对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采用钻芯法验证。对回弹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采用钻芯法验证。对地质雷达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1)当对隧道衬砌、挡墙厚度,密实度,岩溶隧道周边或隧底岩溶探测结果不确定,或可疑时可先重新选取其他频率天线、调整检测时窗和增益,重新在不确定处进行复测;当复测结果仍有疑问时,可组织钻芯验证;(2)当对隧道衬砌钢筋布臵检测结果不确定时,可选用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对不确定处进行复测验证。对

— 14 —

EVD和K30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大量EVD与K30的对比试验,在大量数据基础上,对比分析确立EVD值与K30值的相关关系,用K30与EVD相互验证。对面波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采用增加检测点数和结合检测区段内钻孔、压水试验综合判断验证。对其他检测方法的结果有争议时,根据相关检测规范和规程规定的验证方法进行验证。存在较大争议的或不宜破损验证的,由建设方委托各方认可的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或法定检测机构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作为最终结论,复检费用由与最终结论不符的一方承担。

第二十八条 经检测确认为轻微不合格的质量缺陷,相关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整改方案报监理及建设指挥部批复后,按相关规定和批复的方案进行返工、返修或技术处理;检测确认为严重质量缺陷、或整改难度较大的,必须按公司组织召开的重大质量缺陷分析会、处理方案论证会决议或设计出具的整治方案进行处理。对严重质量缺陷,建设方将严格按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铁建设〔2009〕171号)的程序、质量事故类别和处理权限,对责任单位做出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

第八章 检测资料整理与上报

第二十九条 质量检测记录由检测单位按照技术标准的规定自行制定,检测报告(附件6)、评估总结报告(附件7)、月报(附件5)式样由公司统一制定,检测记录、报告及检测工作周报、月报填写应符合公司《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监理及工程用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