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判断题汇总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目标、部门和关系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的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各种资源。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决策卓越人社区
4、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5、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6、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德国卓越人社区
7、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 非正式组织
8、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正式组织中以感情逻辑为重要标准
9、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为经验学派。
× 被称为案例教学
10、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
11、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
12、彼得.圣洁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全心全意的智慧不同。
×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13、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规划,它就是预测。
×它就是预算
14、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
15、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16、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目标管理把以工作为中心,经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 17、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实行“能力至上”
18、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自己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
19、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将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
20、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
×出版了《管理实践》一书
21、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22、在实践中,结合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人性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日本化的个性
23、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
×就是市场预测
24、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这就是定性预测
25、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超前性
26、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这就是决策的可行性特征
27、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
×它主要由企业中层领导制订
28、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就是确定型决策。
×就是程序化决策
29、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高层决策。
×都属于战略决策
30、于企业处于多变的环境中,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准确预测,因此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亦即产生了决策的相对最优化原则。
×满意原则
31、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
×整体效用原则
32、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
×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
33、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
34、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
×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35、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其成员之间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关系
36、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自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
×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
37、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
×提出了八条组织原则卓越人社区
38、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八项基本原则。
×十五项
39、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反比
40、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很多,从组织成长的不同方式来看,如果组织是靠其内部积累由小到大逐级发展起来的,则分权程度较高。
×则集权程度较高
41、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之一,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权程度就应高些,相反亦然。
×分权程度就应高些
42、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
43、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职务轮换
44、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
45、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而成,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应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
46、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力要求分散,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
47、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牌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集权式
48、按领导权力控制的程度,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
×均权型领导
49、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处理过程。
×反馈
50、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和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协调
5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存在管理行为 52、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
×实践性
53、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静态的协作过程。
×动态
5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作出决策,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达到组织目标
55、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决策
56、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
×标准
57、管理的各种功能既体现管理的基本任务,又反映了管理的全过程,而且管理的原理、原则都要通过管理的功能发挥作用。
√
58、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部门
59、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60、决策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计划
61、奖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激励
62、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控制与协调。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