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4) 下载本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一、实词 1.一词多义

??

迟 ①语?琵琶声停欲语.

语曰:唇亡则齿寒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风急天高猿啸哀 .??君将哀而生之乎 .

②哀?秦人不暇自哀 .

??谁为哀者 .

千载琵琶作胡语 .又闻此语重唧唧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③独?鳏寡孤独.

?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然者 ?独.

独留青冢向黄昏 .回车叱牛牵向北 .

??

昏黑 ④向?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

点拨 ①名词,这里指音乐/名词,言语/动词,说话/名词,谚语,俗语/动词,读yù,

告诉,相告 ②悲哀/怜悯,同情/哀叹,惋惜/痛哭 ③形容词,单独/名词,老而无子者/副词,仅,只有 ④介词,对着/介词,朝向/介词,接近/连词,假如/副词,刚才

2.古今异义 ①画图省识春风面 .

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去紫台连朔漠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艰难苦恨繁霜鬓 .

::

::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①“省”古义:曾经。今义:醒悟、探望、检查自己,或“节省、减去”。②古义:远离故乡。今义:一万里的距离。③古义:离开。今义:表示行为的趋向。④古义:指晚年。今义:指人的一生,也指多年或很长时期。⑤古义:遗憾。今义:仇视、怨恨。

3.词类活用 ①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①使动用法,使草木凋落衰败。②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落下,飘坠。 二、名句积累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课文理解

《秋兴八首》(其一)

1.诗人的感情在首联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点拨 诗人的感情借助景物得以烘托出来。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使诗人自然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而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又是何等哀伤。所以说,首联的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2.怎样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

点拨 对这句话的理解素有争议。一是“丛菊两开”的“两开”具体所指是什么?一种说法为杜甫在夔州两见菊开。考察杜甫的行踪,他出川的当年曾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度过了一个秋天,写《秋兴八首》时已到夔州,再历秋景。“两开”还应该从出川算起较准确,故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到夔州的当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于课本注释的另一种解释为:“他日”即“来日”也。诗意为:“丛菊两开”,徒作来日回忆之泪耳,即“而今乐事他年泪”之意,清人钱谦益就是持这种观点,他在《钱注杜诗》中评道:“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孤舟一系,僦归心于故园。”解“他日”为“向日”(从前)或“来日”在训诂上都有根据,于诗意也各有所长,很难分出高下来。

《咏怀古迹》(其三)

3.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写她的怨恨,而是写的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目的何在?

点拨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即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描绘这样一幅图画,是为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登高》

4.公元767年的重阳节,杜甫在夔州独自登高,写下了即景抒怀的七言律诗《登高》。请谈谈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触发的思考与感慨。

点拨 前两联写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无生命的景物,写了夔州的急风、秋天的高爽、清白色的渚和沙; 有生命的景物,写了猿的哀啸、鸟的盘旋。颔联写远景,写了飘落的无边落叶,流不尽的滚滚东去的长江。“无边”“不尽”写出了雄阔的气势,“萧萧”“滚滚”使人联想到草木摇落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肃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5.《登高》中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千古名句,试分析其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点拨 此联从大处着笔,境界壮阔,融视觉、听觉于一个画面。

写秋天肃穆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落木萧萧”引起诗人“悲秋”之感,“长江滚滚”引起诗人对身世的感慨。“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

一、中心主旨

《秋兴八首》(其一)

本诗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为八诗之总领,因秋起兴,触景伤情,思绪缠绵,断而复续,总写秋兴所感。首联直点秋景。开始就呈现出秋风萧瑟冷落凄清的悲凉景色。颔联紧承首联对秋景作更进一层渲染,以飞动、壮阔的笔触抒写诗人忧郁的情怀,使情景交融,创造了一个新的动人意境。颈联承颔联一转,江间承峡,塞上承山,菊开山间,舟系江边,这四句错综相映;而江间塞上,状其悲愁,丛菊孤舟,写其凄凉。尾联转入秋思,处处寄寓客居他乡之感和思念家乡之情,写出诗人思念故园、心怀家国的迫切心情。总之,本诗抒发的是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

这首诗叙述王昭君之怨恨,也反映了诗人的怨恨。全诗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诗人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登高》

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日长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诗人面对苍凉恢廓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情,诗人备尝穷困潦倒之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二、写作特色

《秋兴八首》(其一)

1.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

这首诗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四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州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州的往复。

2.情景的和谐统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接下。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这样既掌握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人生经验中最深刻的感情融合进去,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企图表达的感情也就有所附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心情苦闷而意境开阔。

《咏怀古迹》(其三)

1.寓爱憎怨恨于形象之中。

这首诗借王昭君的故事,从形象入笔,全写王昭君,没有一句议论,但诗人的爱憎全在其中。王昭君的怨恨,暗寓了诗人才能受屈、流落飘零之愤。诗风含蓄委婉而又慷慨悲歌,极有韵致;感情深厚,转折跌宕,峥嵘多姿,是杜诗七律中的优秀诗作。

2.创造出了“有我之境”。

诗人在咏怀古迹时,用的是“古人即我,我即古人”的手法,把自己完全融入诗中,诗人悲明妃出塞与自悲“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同样,诗人叹明妃绝色遭弃与自叹“古来材大难为用”也同样,真是水乳交融,似水中着盐,浑然无迹。可以说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吟咏时诗人并非隔岸观火,或作壁上观,而是亲赴火场,身临其境,故感慨格外深切,意蕴分外深邃,情意特别真挚,余韵尤其深长,令后人读之击节赞赏,拍案叫绝,唏嘘叹惋,以至泣下,绝非一般客观评判者之所能及也。

《登高》

1.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三、结构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