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展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交叉和嫁接。宽厚的知识铺垫是一个学者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必要保证。 3、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主动性 (2)选择性 (3)批判性 (4)探究性 4、试述你对“专业信任感”的理解。 答:

5、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论述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 答: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对专业的信任感 (2)培养专业兴趣 (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有哪些?

答:(1)学习方式不适应 (2)学习态度不积极 (3)学习过度焦虑

第六讲 大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填空题:

1、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其基本特征是概括 。

2、 心理学家卡尔特认为,人的智力包括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两种成分。 3、 场依存型的人知觉外在物体时,比较多的将外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4、 气质是人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 二、单项选择题:

1、 智力因素与(C)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的全部内容。 A教育因素、B能力因素、C环境因素、D非智力因素 2、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德纳提出(B)智力理论。 A单元、B多元、C多种、D单维

3、 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D)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A认识、B思维、C想象、D认知 三、名词解释:

1、智力: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是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某种任务)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2、晶体智力:是获得知识和发达的智力、技能两者的结合,由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是长期学习的结果,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4、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5、 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6、人格:是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已以及对整个环境适应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

7、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8、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里特征,它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

9、危机: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描述成一个通道,在这个通道上有七八个关键点,每个关键点是一个面临两个不同方向的分岔路口,这些路口代表了人格发展上的转折点,这些点叫做“危机”。

10、场独立型: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信息作为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11、场依存型: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倾向于利用外部信息作为参照,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判断分析题:

1、冲动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时间少,错误多;沉思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时间虽长,但错误少。所以说沉思型学生比冲动型学生成绩好。

答: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沉思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般比较谨慎、小心,善于完成需要对细节进行分析的学习任务,如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和小发明小制作等,而冲动型学生则比较少全面地考虑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往往只以一些外部线索为基础,凭直觉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学生在完成需要做整体性解释的学习任务时成绩要好些。(不过如果从解决能力的问题上看,冲动型的学生并不一定比沉思型的学生差)

2、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描述成管道模式,若前一个阶段的发展被阻碍,则后面的发展阶段无法完成。 答:错,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描述成一个通道,人的一生都走在这条通道上,这个通道口有八个关键点,每个关键点是一个面临两个不同方向的岔路口,这些岔路口代表了人格发展的转折点,这也叫做“危机”。解决这些危机的方式就决定了人格发展的方向,影响人格品质的形成。因此并不是说前一个阶段的发展被阻碍了,后面的发展阶段就无法完成。

五、问答题:

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2017年已考)

答: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上人们对智力的认识,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存在的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 2、比较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学生在学习上的特点和优势

答:场独立型的学生偏爱自然科学,数学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内在的为主,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

而场依存型的学生则偏爱社会性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且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者整体的知觉方式。

此外,场独立型的学生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而场依存型的学生更适应结构严密的教学方法。

3、简述艾森克的人格三维类型。

答:艾森克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基本维度:内—外倾、神经质—稳定性以及精神质,他将这三个维度称为人格的类型。他认为,每个人在这三维结构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极少有单纯类型的人。 4、依赖性格有哪些特点?

答:依赖性人格主要表现为无主见,缺乏自信心和自主意识。此类人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柔寡断,束手无策,寄希望于他人,害怕中断对他人的依赖关系,且这样的人格缺陷只有在失去或面临失去所依赖的人时才会表现出来。

6、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你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答: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因材施教需要从学生的智力差异、认知方式差异以及大学生的人格差异等三个方面着手开展,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六、案例分析题:

1.本案例给你什么启示?(P105)

2.为了适应学生在智力优势、学习方式以及人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采取哪些举措? 3、你认为还有哪些个体差异是你必须适应的?结合所学以及实际说明你会怎样适应个体差异?

第七讲 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一、填空题:

1、 学习的变化具有相对的行动和思维。

2、 根据学习的主体即学习者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和机器的学习三种。 3、 行为主义对于学习的研究被称为联结理论。

4、 行为主义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5、 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需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的三个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 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他不仅仅指人的学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学习的变化是具有(D)。 A、稳定性的 B、变化性的、 C、相对持久性的、 D、性对稳定性和持久性、 2、以下选项中(D)不属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B、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的学习论 D、斯金纳的行为塑造教学方法 三、名词解释: 1、学习

答: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 消退

答:假设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无条件刺激不出现,则所建立的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

失,这种现象被称为消退。 3、 操作条件反射

答:操作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景下,自发作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景下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该反应与情景的联系。 4、 负强化:

答:在有机体操作某个反应后,如果撤走某个刺激物,反应概率也就会增加,这种刺激产生的作用称为负强化。 5、 行为塑造:

答:即通过小步子反馈或强化帮助有机体达到目标。 四、判断分析题:

1、 负强化与惩罚是相同的。

答:错,从定义上看,负强化总是增加某一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总是减少某一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从效果上看谁然惩罚在改变行为方面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是它在塑造行为中的效果不如强化好,而且带有很多消极影响。

2、 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没有差异。

答:首先,从适应环境是消极被动还是积极主动来看,动物的学习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满足其生理的需要,更多的是消极被动的学习;人类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满足其生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主动适应并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满足其社会性的需要。

其次,从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来看,动物主要是以直接的方式来获取个体的体验,或者主要靠先天遗传的种族经验,在学习内容的质与量上都无法和人类和人类学习相提并论;

再次,从学习的中介来看,动物学习的中介主要局限于第一信号系统,学习环节相对简单;人类学习也会借助于第一信号系统,但更多以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系统为中介,通过语言的学习,人类不仅能够掌握具体的经验,而且能够掌握概括、抽象的经验。 3、 刺激的泛华和分化是不同的。

答: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从泛化走向分化可视为“辨别学习”,分化使我们认识事物或者对世界的反应更准确。 五、问答题:

1、简述加对学习的分类。

答:他把学习分为语言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态度的学习。(详见P114)

2、简述强化的原理及行为塑造的一般步骤。

答:强化的原理:行为变化是由有机体做出一个行为之后得到的及时的结果决定的。

塑造的一般步骤:选择具体的目标,了解学生目前的水平并且能做什么;列出从目前状态迈向目标状态的一系列阶梯式的步子;对学生的每一步都予以强化,知道达到最后的目标。

3、简述罗杰斯自由学习原则的观点。

答:罗杰斯的观点强调和关心的是人的本性,潜能和价值,认为人的本质是自主、能动的,人具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心理潜能,这些潜能是人所特有的极其宝贵的内在价值,充分发挥潜能是人的高级心理需要,是人生最求的最高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自我实现” 4、 如何理解学习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思维比较持久的变化? 答:①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指人类的学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

②学习的发生基于经验的过程。

③学习的发生伴随着行为或行为潜能或思维的变化。 ④学习的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 5、 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答:在高校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可以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从而形成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理解。 6、 试述加的不同学习层次结构的学习分类。 答:①信号学习 ②刺激—反应学习 ③连锁学习

④语言联想学习 ⑤辨别学习 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学习 ⑧解决问题学习 六、案例分析题:

据说,犹太民族有一个古老而富有传奇的规矩:当孩子还在吃奶的时候,年轻的父亲就会把书蘸上蜂蜜,让孩子去填,渐渐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便烙下了一个美好的信念 — 书是甜的。

问题分析:

1. 请结合相关的而学习理论知识,分析犹太民族这一做法的学习原理。 答:

2. 犹太民族的这一做法对你的教学有何启示? 答:人类的一切历史都是强化和惩罚的结果。

第八讲 不同类型的学习

一、填空题

1.陈述性知识学习包括领会、巩固与应用三个环节。

2.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自动化技能的获得一般分为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 3.SQ3R阅读策略的五个步骤分别是浏览、提问、阅读、陈述和复习。(P141) 4、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图形法、表格法 5、在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前提,道德情感是重要的内在力量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终末环节。 (提供必不可少的认识上的依据)(情感会影响信念从而引起态度)(品德转化为道德才能被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