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三角形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 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 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 在平面图形中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 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
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
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会欣赏数学美
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 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 使学生认识三角形
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
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 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 三角形看起来简单
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 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
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操作感知 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
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
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
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