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下载本文

4.4.3 进口设备应提出国内、外设备拟分交方案或与外国厂商合作制造方案(附进口设备表)

4.4.4 车间(装置)主要设备表(名称、规格、参数、数量、材质) 老厂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说明可利用原有的设备情况。

4.5 标准化

4.5.1 工艺设备、管道、分析、仪表、电气等拟采用标准化的情况

4.5.2 对技术引进和进口设备拟采用标准化的说明 5 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 5.1 原料供应

5.1.1 主要原料的品种、规格、年需用量、来源及运输条件 5.1.2 原料资源的来源、品位、开采及生产规模等情况 5.1.3 原料来源的可靠性 5.2 辅助材料供应

5.2.1 主要辅助材料的品种、规格、年需用量和开车需用量及来源

5.2.2 主要辅助材料如需进口,应说明进口的品种、规格、进口量和拟进口的理由

5.3 燃料供应

5.3.1 使用燃料的品种、规格、年需用量情况 5.3.2 来源及运输条件 6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6.1 建厂条件

6.1.1 厂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概况

6.1.2 工程地质、地震烈度、水文地质概况和有关的江、湖、海、河水文资料

6.1.3 当地气象条件

6.1.4 地区和城镇社会经济的现况及发展规划

6.1.5 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运、码头等)条件和运输量的现况及发展规划

6.1.6 水源、供排水、防潮用:涝、防洪等情况 6.1.7 电源、供电、电讯等情况和发展规划 6,1.8 供热工程情况 6.1.9 环境条件

6.1.10 当地施工和协作条件

6.1.11 与城镇、地区规划的关系和生活福利设施的条件 6.1.12 拟选厂址目前土地使用现状、厂区拟占地面积、需征土地情况等

6.2 厂址方案

6.2.1 扼要归纳各厂址方案的优缺点,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否符合环保、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6.2.2 推荐厂址的意见并说明理由(附厂址区域位置和厂址方案示意图)对老厂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说明承办企业基本情况并作厂址方案的比较。

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7.1 总图运输 7.1.1 总平面布置

7.1.1.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功能划分 7.1.1.2 竖向布置原则及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量

7.1.1.3 总图布置方案的比较和推荐意见(并列出总图主要指标)附总平面布置图

7.1.1.4 绿化(绿化面积、绿化方案、覆盖率及绿化投资) 7.1.2 工厂运输

7.1.2.1 全厂货物运输量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7.1.2.2 货物运输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7.1.3 工厂防护设施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7.1.4 排渣场

7.1.4.1 工厂排出废渣的数量(T/A)、性质、综合利用途径和堆存时间

7.1.4.2 排渣场方案比较、占地概况,估计贮存量和使用年限

7.1,4.3 废渣输送方式、运距和运输工具

7.1.4.4 渣场防渗漏、防流失、防飞扬、防灾害措施,渣场渗出水处理方案

7.1.5 厂外工程占地及布置方案

7.1.6 运输车辆和设备的选择列出主要运输车辆和设备表 7.2 给排水 7,2.1 工厂给水

7,2.1.1 给水源、取水和输水及水处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7.2.1.2 厂区给水系统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7.2.2 工厂排水

7.2.2.1 全厂排水系统的划分和技术方案的选择

7.2.2.2 污水处理方案的比较和选择,说明技术来源及其成熟可靠性,附全厂“给水、排水水量、水质表和水平衡图

7.2.3 设备的选择列出给排水主要设备表 7.3 供电及电讯 7.3.1 全厂供电

7.3.1.1 全厂供电计算负荷及负荷等级,按装置分项列表 7.3.1.2 供电电源选择和可靠性阐述

7.3.1.3 全厂供电方案比较与选择及原则确定。附全厂供电系统图、

7.3.1.4 非线性负荷谐波情况预测及防治设想 7.3.2 电讯

7.3.2.1 全厂电讯设施的组成及包括范围 7.3.2.2 全厂电讯设施方案的选择 7.3.3设备选择

列出供电、电讯主要设备表 7.4 供热或热电车间 7.4.1 供热或热电车间

7.4.1.1 全厂不同参数蒸汽的用汽量情况[按车间(装置)和单项列出]

7.4.1.2 供热或热电车间规模的比较和确定

7.4.1.3 供热或热电车间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对热电车间要说明供汽和发电之间的关系,列出汽平衡表(附全厂热力系统图)

7.4.1.4 除尘和脱二氧化硫方案

7.4,1.5 燃料的消耗量、灰渣排出量(并说明灰渣存放和综合利用情况)

7.4.2 化学水

7.4.2.1 全厂化学水用量、水质和规模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