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15.(22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斯德哥尔摩市轨道系统和主要卫星城

卫星城就业人口的居住地分布

卫星城居住人口的就业地分布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描述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4分) (2)分析斯德哥尔摩市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6分)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4分)

(4)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8分)

答案(1)围绕市中心区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的城市空间形态。

(2)分布特点:大部分居民在斯德哥尔摩市区工作,卫星城居住人口比重较大。

原因:卫星城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缓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卫星城也起到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的枢纽和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3)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4)临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靠近国际机场,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舒适;通信联系便捷。

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卫星城均分布在斯德哥尔摩市的主要交通线沿线,城市空间形态呈多核心模式,围绕中心城区呈放射状分布。而从就业分布来看,在中心城区就业比重大于卫星城,而从居住地来看,卫星城大于中心城区。第(3)题,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主要从居住区与交通车站的距离来看,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而轨道交通车站设在中心区且靠近商店、学校等方便购物、上学,减少了出行次数,节约时间。第(4)题,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条件主要从交通、科技、环境等方面考虑。从交通来看,靠近飞机场及轨道交通,交通条件优越;从科技人才来看,靠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布局;从环境看,环境优美洁净。

16.(22分)(2018河南林州一中10月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但是在城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地方的城市建设进入了误区,将加速城镇化等同于加强城市建设,不考虑地方的实际经济情况,透支未来进行城市建设。 材料二 现代田园城市是以良好的生态基础为基底,以多中心、多组团为新型城乡空间格局,以经济、社会、生态、交通一体化作为城乡发展模式,拥有人性化、现代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分工明确、分类精细的社会性城市功能,由多级城乡组团构成的城市,也是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高效生活的城市。 材料三 下图为现代田园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研究思路图。

(1)说明我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原因。(6分)

(2)从城市等级结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类型等方面分析现代田园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10分)

(3)指出影响现代田园城市等级规模的因素。(6分)

答案(1)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镇化质量低;现代田园城市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高效的生活。

(2)现代田园城市由城、镇、村共同组成;传统城市只包括城市本身。现代田园城市各功能区比较分散,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网格化的空间格局;传统城市功能区多为集中式布局,采用单中心模式。现代田园城市产业类型以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传统城市的产业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3)城市功能;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工作半径;人口分布密度。

解析建造田园城市主要是应对城镇化的不合理性及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