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翘《红药山房诗集》研究 下载本文

谢文翘《红药山房诗集》研究

聂冬晴(昭通镇雄人)

(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 10级汉语言文学3班)

【摘要】《红药山房诗集》是已故昭通著名诗人谢文翘先生的遗著,该书收作者不同时期的诗作几百首。卷七《熊轼集》与卷八《谬戾集》多是在贵州留下的诗篇。语言平实朴素,描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自然山水,以及作者的心得体会,与友人的酬唱之作等。诗中表现了谢先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烈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的民风异俗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谢文翘;《红药山房诗集》;风俗

序言

雍正五年(1727年),昭通地区进行了“改土归流”,改变了数百年间封闭落后的土司制度,扭转了只有极少部分土司掌握一点粗浅的文化知识的局面,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知识分子。抓住新的历史变革,以“改土归流”、战争、风景为题材的诗文创作不断涌现出来,谢文翘就是其中的魁首。

《红药山房诗集》是谢文翘先生一生不断追求的历程,也是他毕生的心血。从中,我们可以真正明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的道理,可以了解谢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更可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状况。谢先生的诗歌节奏轻快,感情充沛,语言凝练,真实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他一生辗转大半个中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着深邃的思想,被载入昭通文学史册,影响深远。

整理和研究前人的优秀成果,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前提。谢文翘等人

A.《中华竹枝词》中记为“红药山房诗稿”;《贵州省地方文献目录》中记为“红药山房诗草”;《云南地方文献概说》中记为“红药山房诗抄”;《贵州省志》中记为“红药山房诗”;《昭通诗词》《昭通文史资料选》等记为“红药山房诗集”;B.“诗稿”多指诗的底本“诗抄”指抄取别人的诗作编辑而成的书籍;“诗集”是编辑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诗而成的书。根据其含义,我认为“红药山房诗集”更符合,因为后人给谢文翘诗歌编辑,取名为“红药山房诗集”的可能性更大。

1

的作品滋养了昭通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为昭通人的成长奠定了文化基础,“昭通作家群” 在现代社会独树一帜与昭通浓厚的文化积淀密不可分,更与谢文翘的思想密不可分。

研究现状

昭通在清代改变了文化贫乏的现状,涌现了大量的诗文著作,然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却很少。现代人整理和收集昭通清代文学的著作很多,但由于原作的遗失,搜集的诗文显得比较分散。当然,著名诗人谢文翘也不例外,他虽然留下了《红药山房诗集》,但诗歌内容并不完整,仅仅有二十余首,大概只有原作的二十分之一,这不得不让人深感遗憾。

《红药山房诗集》的原作已经遗失,我们今天可见的诗歌大多数在《昭通诗词》、《乌蒙烟云》、《新编昭通风物志》等著作中,并且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十首,整理得并不完善。此外,这些诗歌还没有更多的人作系统的研究,深入的鉴赏。为了弥补这种尴尬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涉及和挖掘昭通优秀的文化成果,我特此将谢文翘《红药山房诗集》的部分诗歌加以系统的整理和简要的赏析,希望其他人能了解和认识谢文翘,有自己的收获;同时,作为一名昭通人,我也有责任为传承和发扬昭通文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谢文翘生平与创作

(一) 生平概况

谢文翘(1853年-?),云南昭通府恩安县(今云南省昭通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廪生出身。光绪元年,乡试中举;光绪六年,登进士,以部属用签分刑部。光绪十一年,任刑部候补主事、山东司主稿、广东司主稿。光绪十七年,升任刑部广西司主事。光绪二十二年,任刑部湖广司员

德宗景皇帝实录 ,113卷 ,第657-658页。

2

外郎。光绪二十三年,升任刑部江西司郎中。光绪二十四年,改贵州镇远府知府。光绪二十八年,署贵州思南府知府。光绪三十三年,任贵州贵阳府知府。宣统元年,革职。

谢文翘对桑梓文化事业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便是豆沙关袁滋册南诏题名摩崖,最早著录者为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碑目》。《碑目》既明确记载摩崖“在石门界,袁滋题”。却又不知何所依据,将其误记为“南诏王碑”,且将铭文中“贞元十年”误为“正元七年”,后《四川通志》、《庆符县志》亦相沿讹误。至于明代,曹学佺辑《蜀中广记》,不但依然沿引《碑目》,一错再错,且更添蛇足,释:“云此石门,即隋史万岁南征之道”。把滇东北的“石门道”妄指为滇西北的“石门道”。著录文献的错讹,使亘古千秋的袁滋题名摩崖在其存在的近千年间被蒙蔽了,轻烟瘴雨,扑朔迷离,世人难识庐山真面目,海内著录者寥寥。清光绪元年十二月,谢文翘赴京准备参加会试。因为平日对袁滋摩崖事就非常关注,途经豆沙关时便格外留心,一石一崖,逡巡审视,终于在关前绝璧上找到了摩崖。谢文翘在现场描摩拓片、并以诗文记其事。抵京后又将拓片,诗文传送,才在一定范围内订正了《碑目》等著录的错误,引起学界的关注,为后来的唐袁滋摩崖研究取了先导作用。

谢文翘喜好诗文,对故乡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沉真挚的感情。昭通的青山秀水、民风习俗几乎处处都有他的题咏,他的山水诗深情的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二) 创作情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6册 ,第408-409页。 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6册 ,第461-462页。 ③

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代宫中档奏折及军机处档折件 ,150951号,181780号。

④⑤⑥

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代宫中档奏折及军机处档折件 ,181780号,183823号,408005449号。 《宣统政纪 》(23卷),第418页。

邹长铭《昭通史话》

3

晚清诗人谢文翘几乎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他将自己一生的旅途记载下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抒发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民风民俗的尊敬,著有《红药山房诗集》。

《红药山房诗集》是谢文翘诗歌集大成的体现,本有诗几百余首,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可见的著作已经残缺,仅有二十余首。流传下来的诗歌主要有《昭通凤池书院感旧》(又名《凤池书院感旧》)、《鱼面肠》、《昭阳八景诗》、《过巫山望十二峰》、《都门新年词》(八首)、《丰台芍药》等著作。

二、《红药山房诗集》的内容与赏析

(一)《昭通凤池书院感旧》

1、原作

昭通凤池书院感旧

染翰池头事已非,程门雪夜记抠衣。 令威化鹤来归早,土稚闻鸡志愿违。 同学少年余硕果,横经旧舍种蔷薇。 阳春一曲今谁和,太息堂前燕子飞。

2、赏析

《昭通凤池书院感旧》是一首近体格律诗,为七律的仄起平收式,押平生韵。

昭通凤池书院,原名昭通书院,又名昭阳书院,清雍正八年(1730)建于城东南八仙海畔。总兵徐成贞撰有记。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府孙思庭移建于学宫东,改名“凤池”。嘉庆二十年(1815)知府张润、教授李上桃重修,官绅捐

①②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4页记为“凤池书院感旧”。

《昭通文史资料选辑 第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昭通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室,1986

年10月第1版,第156页。

4

增束修膏火。光绪二十六年(1900)乡绅谢崇基等重修,并建藏书楼。后改为省立学校,即现在的昭通市第一中学。

谢文翘作为土生土长的昭通人,曾就读凤池书院,并且担任过凤池书院“山长”,成就了自身的抱负。然而,他的耿直却束缚了他一生的“官运”,他想为民谋利却被光绪帝贬谪回乡,此诗便是他贬谪期间的佳作。诗中有一种淡淡的哀伤,时光的流逝与心中的感伤是其主基调。在这样大雪纷飞的夜晚,“我”本该在屋中取暖,但“我”却没有这样的心境,不得不穿衣出门,去寻找心灵的安慰。一路上,“我”想起了“鹤”、“鸡”、“同学”、“蔷薇”、“阳春”与“燕子”,在这些意象中,流露出了“我”壮志难酬的感叹与愤懑。“我”的处境就如“阳春”曲一样孤独、落寞,无人聆听与赏识。“燕子”仍然遵循其规律不停地飞翔,然而“我”悲伤的心情似乎已不能理解它,因为“燕子”虽在“飞”却缺乏独立翱翔的自由空间,它的飞翔范围仅仅是“堂前”而已。诗人的处境就如堂前的燕子,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没有施展抱负的平台,因此“叹息”是对燕子的叹息,是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更是对光绪皇帝的一种不满。

(二)《昭阳八景诗》

昭通的文物古迹众多,如过山洞遗址、马厂遗址、野石遗址、梁堆、汉碑、晋墓及大量珍贵的出土文物。自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后的百年间,昭通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文蔚起。乾隆嘉庆间,一些文人士子在安定同时也比较优裕的生活环境中,寻幽访胜,诗酒应酬,附丽山川,吟咏风物,于是便留下了“昭阳八景”的记述。

乾隆、嘉庆年间的“昭阳八景”指龙潭印月、锦屏彩霞、花依酒垆、红山莺声、九龙夺珠、八仙倒海、柳闸含烟、利济浮光。

同治、光绪间,或因时移事易,旧时风光不再;或因文人士子的审美情趣、时尚习俗演变,“昭阳八景\又有了新陈代谢。新的“昭阳八景”是:龙洞吸月、花苹食鹿、珠泉涌碧、宝山环翠、雨公云鬟、洒渔烟柳、凤岭飞霞、恩波蜃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