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翘《红药山房诗集》研究 下载本文

拗。两争两不得,东西相拱抱。”并题联云:“有如太极心心印;不碍群山面面朝。”在诗人的心目中,圆宝山是万物神灵的杰作,是在开天辟地之初,万应的神灵为昭通一地的千年福祉精心设计规划、精心锻炼制作的宝器。 5、《洒渔烟柳》 (1)原作

洒渔烟柳

河干烟树幂,历落钓人居。 泛鸭晴波暖,栖鸦晚照余。 缘堤黄袅娜,夹岸绿扶疏。 更卜丰年兆,长条喜贯鱼。

(2)赏析

洒渔河在昭通城西南15公里,坝平田多。洒渔是昭通的鱼米之乡,有着丰富的林木果品资源,保存着古朱提的物质文明,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洒渔有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有使诗人陶醉的“洒渔烟柳”的自然景观。洒渔区是昭通的文明之乡,哺育了昭通各族人民。

在洒渔河几十里的河堤上,护堤保埂,前人遍植杨柳,此为“树幂”的缘故。农民蓄水灌溉的堰塘,四周也栽柳树。村庄里人家屋前院边,无不绿柳成荫。柳,成了洒渔坝子的骄傲,成为洒渔区的象征。那柔条拂水,柳絮飘香,怡人情愫,袅娜身姿,无不动人心魄。登山远望,但见绿畴平野,垂柳丝丝弄碧;河水蜿蜒,晴波粼粼泛鸭;贯鱼嬉戏,挑逗旅人心绪。在夕阳的普照下,真是画意天然。韦庄有“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台城之景,而洒渔河的翠柳并非“无情”而是“有情”,且不止“烟笼十里”,它的意境超过台城柳若干倍。天然的洒渔河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那浓密的林木,自由

[清]饶起孝《圆宝山》

11

[唐]韦庄《台城》

的“泛鸭”,夕阳下的“栖鸦”,袅娜的“缘堤”,长长的“贯鱼”养育了昭通人民,造就了昭通“丰年”的盛况。

这首平起平收的近体格律诗,以鲜活的语言写出了洒渔河的美丽风光。丝丝柳絮从河堤飘摇下河中,与水相辉映一体,大有“烟霞染水观鱼跃,柳絮惜阴听蝉鸣”的感觉。清晨时分,当阳光喷薄而出时,一层轻纱似的薄雾就笼罩在林带上,偶然高枝露出,雾中透绿,形成一道百年难逢的壮丽景观,即著名的烟柳景观。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中,人们生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历落钓人居”集中体现了这种“世外桃源”的农村生活。 6、《花鹿食苹》 (1)原作

花鹿食苹

瑞应传仙鹿,工歌赋野苹。 德音昭燕乐,宵雅奏承平。 喜是钟灵地,应多问世英。 此间无毒草,休慕两头名。

(2)赏析

花鹿坪,也称青草坪,在昭通城东乡十五里,是一个山间盆地,广十数里。磨盘山雄峙于盆地东北,透迄绵延,气势磅礴,千峰挺秀,林壑幽美,山泉终年不涸,滋润着宽阔的盆地。早些年,这里地广入稀,沃野很少开垦。周围群山,林木翡郁,莽莽苍苍,岚光滴翠,花雨流香,山明水秀,苹草丛生。野生动物常出没于山林之间,尤以花鹿聚处食苹,是这里最美的自然景观。

“喜是钟灵地,应多问世英”是昭通人杰地灵的真实写照。花鹿坪是“造化钟神秀”②的产物。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显得很渺小,尽管生在灵秀之地也不例外。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刻教育我们保持谦虚、谨慎的

曹吟葵著《吟葵诗文选集》,昭通地区文联编,1999年10月,第291—292页。

[唐]杜甫《望岳》

12

学习态度,因为个人的生命与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多问世英”,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不要什么都想做,追求“两头名”。“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应在人生的旅途中装满生命的酒酿。 7、《雨公云鬟》 (1)原作

雨公云鬟

下尺田沾足,三农望霁殷。 依旬知好雨,应候卷痴云。

满郭浓青敛,连峰积翠分。

阴晴占课熟,绿野倍辛勤。

(2)赏析

《雨公云鬟》一首借景抒情之作。雨公山在昭通南郊七里,俗称小凤凰山与“凤岭飞霞”相对。首联写春天农耕时的辛勤劳作,农民把一年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阶段,希望能取得丰收,有“霁殷”愉快的度过该年。颔联写人民渴望有雨水去孕育农田,迫切等待好雨到来的心情。颈联写春天的美好风光,承接上文,意在告诫人民无需担忧歉收,因为在这样美丽而生机的的自然环境中,老天会眷顾照应当地的;同时,也为下文的农民取得丰收作了铺垫,这是“绿野倍辛勤”的结果。作者将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着重突出了雨公山的自然风貌,以及昭通人民的勤劳。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恐惧心理,也是一种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与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呈现出雨公山的最大的特点是山势高、树林密。每年雨季到来,如果山头雾锁云环,霎时间云浓似墨,大雨如注。俗话说:“雨公山裹罩子,黑泥地淹死耗子。”所以“雨公云鬓”这一特有的自然景观,是预报昭通坝子有大雨的象征,是丰收之年的预兆。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13

8、《恩波蜃影》 (1)原作

恩波蜃影

空蒙涵蜃气,烟雨此登临。 倒影飞甍漾,微波落涨深。 梅黄宜倚笛,稻绿喜穿针。 嗣葺欣同志,清樽我尚任。

(2)赏析

“恩波蜃影”在昭通城南郊5公里处,昭通烟厂西北、凤凰山脚下有一建造于清乾二十五年的古楼,人称“望海楼”,又名恩波楼。这里山水清幽,花木动荫,点缀郊野,蔚然深秀,成为昭通人民游憩的好地方。正如柱门上谢崇基写的一幅对联说的那样“万千气象满垌野;杨柳楼台接凤凰”。

这首平起仄收式的五言律诗,将恩波楼周围的景物一览无余。首联“空蒙涵蜃气,烟雨此登临”是细雨来临前的征兆,“空蒙”是细雨迷蒙的样子,写出了诗人对这场雨的喜爱之情,大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之风。在细雨的衬托下,水波在荡漾,稻谷在发芽,“我”的心也在飞驰。水光潋滟,参差倒影,海市蜃楼般的景色,更加契合了“我”宁静的心态。

此外,谢文翘先生还有“恩波唇景”(望海楼)长联:“唇景漾清波,暇日选胜登临,右看风翥,左拂稻香,风景足留连,万户黎元欣乐岁;乌蒙征轶事,斯楼沿时隆替,载咏翠飞,重赓矢棘,规模艰缔造,一家甥舅溯良缘。”流传千古,有孙髯翁大观楼长联的气势。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7页。

曹吟葵著《吟葵诗文选集》,昭通地区文联编,1999年10月,第290页。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周朝云著《乌蒙烟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4月,第285页。

14

(三)《都门新年词》(八首)

《都门新年词》是谢文翘在老北京春节期间所创作的八首诗,如实的反映了清代北京的佳节习俗,同时也深刻的揭示了官场间送礼的陋习与黑暗,百姓生活的艰难。 1、其一

“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都门新年词(其一)》描写的是老北京放鞭炮的盛景,放焰火是上元夜(农历正月十三)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通宵爆竹”说明上元节夜晚鞭炮声不断,持续的时间很长,人们摆脱了烦恼与不安,完全沉浸在愉悦之中,尽情的享受春节带来的欢乐。家人的团聚,朋友的相见,带走了原本的不快,留下的只有精神的宁静。新的一年有着新的希望,我们借助烟花来绽放生命美丽的一面,老北京作为清朝的大本营自然热闹非凡了。音乐与爆竹声相附和,为元宵的到来庆贺,为新的一年祈祷。诗人很享受这美好的夜晚,流连忘返。他的心已跟随交响曲荡漾,如果时间可以停止的话,他只想停在那令人荡气回肠的瞬间。

谢文翘的诗歌用词很准确,构思严谨,具有写实主义精神。历来形容爆竹盛景的诗歌很多,但真正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②的唯有谢文翘一人而已。“一声爆竹除残腊,换尽桃符逐崇加,且缓屠苏守岁饮,听他万户震天雷” 似乎太直胸抒意,没有诗的韵味;“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儿要

①②

雷梦水 潘超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222页。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③

李声振《百戏竹枝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