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
意志过程:心理学把这种自学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面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结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 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的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第二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唯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儿。思想本质是唯心主义的,他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是一个二元论者。
经验论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一世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经验中获得的。
构造主义学派奠基人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强调内省的方法。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有杜威。主张研究意识。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是斯金纳。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主张把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
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 国心理学家奈塞乐了表了<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信息加工者同,一种具有丰富的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休。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了解人,提示人性的本质。
第2章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的菱是由旁宗抽在1908年的日本小蓍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是寥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任务不同2教育对象不同3社会职能不同4地位作用不同5培养方式不同。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
第3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角色:也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同,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 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能的行为。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 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3榜样和模范公民 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5教育科学研究者。
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1
两种典型的教育风格: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强调学生的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学生自己参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评议教学效果,教师自己则是一个不直接出面的领导者。教师中心教学风格的教师则是直接出面指导学生。
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1)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过程: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
(2)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2树立学习榜样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教学效能感的涵义: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交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教学反思的涵义: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反思的过程:1具体经验、2观察分析、3抽象的重新概括、4积极的验证。 教学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
教学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 2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4行动研究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极积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分三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襑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1能动性2普遍性3有关键性
决定教师教学监控水平的直接因素有三方面:1是教师能否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和问题;2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足够的知识经验;3是已有知识是否能和现存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进行合理 的有交的知识重组。
教师教学监控的发展及趋势: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3敏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及技术:1角色改变技术2教学反馈技术3现场指导技术
教育机智的涵义: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 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教育电动机和分寸 师爱的含义: 师爱不同于母爱和友爱,它比母爱更伟大而无私,比友爱更纯洁、公正和高尚 师爱的特征:1职业对象性2原则性3广博性
师爱的心理功能:1激励功能2感化功能3调节功能4榜样功能
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
第4章 学习心理概述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和练习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可以凭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的发生。
学习的心理实质:1学习是一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人类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概念。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国、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学生在较智囊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地过程。 学生的学习分三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2
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获得律:指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被试者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消退律:指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知识体系。
学习的过程:三个同时发生的过程1新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转化3评价。
美国教育心理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以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中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咨询的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1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第5章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教练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
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学习情境中的学习驱动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1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交往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这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表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
学习动机的种类:1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4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1强化动机理论。2成就动机理论。3成败归因理论。4自我实现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
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
成就动机是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归因理论的实际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银灰色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