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 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 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 是同时振动,是泛音。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 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 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10:调性调性指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在乐曲中,主音是旋律、和声的核心,其它音与之发生从属关系最后中止在主音上。这样的乐曲就是有调性的乐曲。

11:音阶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12:五声音阶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

13:大调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14:小调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現代小音阶\四 形式。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 两音间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15:纯律与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阶中各音与主音的关系均为纯音程。由于这样形成的半音无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随便转调,现已被历史所淘汰。

16:主音调式音阶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种。把一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钢琴、竖琴等乐器均按此律定弦。

17:半音、全音将一个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为半音,两个半音相当于全音。半音相当于小二度, 全音相当于大二度。

18: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根据协和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协和音程(纯1、4、5、8度)和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3 、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协和音程。

19:音程指两音之间的距离。计算音程的单位称\度\,两个音之间包括几个音节就称几度。度数相 同的音程又因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数目不同而有纯、大、小、增、减等区别。

20:十二音体系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勋柏格于1921年创立。作曲家放弃传统的调式、调性 与和声体制,将半音音阶中的十二个音任意排成一年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处理, 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现过,否则任何一个音不得重复。

21:标题音乐:有文字做标题的音乐。是一种与“纯音乐”(即“无标题音乐”)相对应的音乐形式,是一种带有文字或者图画联想性的器乐作品

22五声音阶八度内有五音,谓之\五声音阶\。 23:七声音阶八度内有七音,就称为\七音音阶\。

24:力度力度指演奏、演唱乐曲时音响的强度。以力度记号表示,如f(强)、p(弱)、<(渐强)、>(渐弱)等。 25: 不定音高乐曲中所采用的没有明确音高的声音叫不定音高。实为噪声,原不属于乐章范围。现代派作 曲家常用之,如锯木声、折纸张声、打字声、扫地声、敲击声、嘘声、呼啸声等等。 26:不对称节奏又称\复节奏\(polyrhythm)。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

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广义言之,复调音乐都属于奇异节奏。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27:切分音 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1)、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 (2)、休止强拍位置; (3)、弱拍音改为强拍。

28:无调性 (atonality)指乐曲结构没有一定的调式基础 29音乐四要素旋律、和声、节奏、音色

30:拍号是用粉色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时值,分子表示每一小节有几拍 31:拍子小节的单位时值。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 signayure)表示。 32:平行五度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平行进行。十五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规定应避免平行 五度之出现。 33:平行减七弦和弦进行的方式之一。减七和弦由四个音连续小三度叠置而成,其特点是无明确的倾向性。减七和弦连续出现而不加解决,就是\平行减七和弦\。

34:节奏构成乐曲的基本因素有乐音的高度、乐章的时值(包括休止)、乐音的强弱三种。 表现于时值与强弱方面的,即乐音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称为节奏。 35:节拍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节奏序列。 36:主调音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

37:主调音乐复调音乐及单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以一个声部作旋律(曲调)进行,其余声部居于和声衬托的地位。

38:半音音阶相邻二音的间距为\半音\,谓之\半音音阶\。 39:全音音阶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

40:华彩段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

41:声部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

42:转调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

43:曲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 44:和声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 、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45:和弦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

65:变和弦和弦的组成音中有不属于同调性的音出现,谓之变和弦。变和弦常作为转调的准备。 46:分解和和弦中各音先后连续奏出者称为分解和弦,为和弦的装饰性或音型化处理方法之一。

47: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前后模仿称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的形象,加强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伏的效果 48:〖单调音乐〗单旋律的音乐。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 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

49:复调音乐单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而又根据和声法则同时进行的声部组成的音乐。其性质与\对位音乐\基本相同。

50:复对位凡对位音乐的各声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统称为复对位。复对位按声部数量可分为二重对位、 三重对位、四重对位等。

51:音域人声或乐器发声的音调广度,常以其高低两极音表示之。各种音域,其各局部的音质不相同,这种局部,称为音区(register),在人声则称为声区。

52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的音区在表达思想情感是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53:音程两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包括边缘两极)作为音程的量度。

54:音高乐音在音阶上的绝对高度。如C音、D音等。在物理上,音高决定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在 心理感觉上,音高之决定还稍受音的响度的影响。

55:音调某一时代、民族、地区、流派、作曲家特有的音乐风格。如言某民族或某的民歌音调。

56:音阶音乐上所用的音,根据一定规律,在八度内按高低次序排列之,即成音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皆有其独

特的音阶。

57:音列乐音体系中的音,依照音高次序排列起来叫音列

58:美声唱法声乐表演风格之一。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质的优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以运用美声唱法著称的作曲家有贝里尼、多尼采蒂、罗 西尼等人。他们所作的歌剧常称为\美声歌剧\。

59:配器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为各类乐器性能、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配器除用于初始写作之外,亦常用于现成乐曲配器,如将钢琴曲、重奏曲等,改编为管弦乐曲。

60:调式据以构成乐曲的基础音列。其中一音为中心音,其余各音与该中心音具有依存关系。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以主调音的音高表示调式,谓之\调性\。乐曲之构成而无一定的调性 基础者,谓之\无调性\;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谓之\多重调性\。

61:旋律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较原始的音乐公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旋律的。

62: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63: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1)曲调旋律、节奏、拍子、速度; (2)调、和声; (3)力度; 64:音乐的分类

(一) 音乐按声部和声部状况可分为: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二) 音乐按照性质分可分为:纯音乐、标题音乐、轻音乐、爵士音乐。 65: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66:调号 变化记号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这時候这个变化记号就被称之为调号。

67:节拍 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68:旋律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69乐音:发生物体有规律的震动而产生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乐音

70、旋律模进:一个音乐片段,按一定的音程关系,节奏形态上下移位称为旋律模进。模进是发展音的重要手段之一。模进的单位称音组,第一个音组称为动机 71:噪音:发生物体震没有固定音高的音称噪音

72:圆舞曲:又称华尔兹,奥地利民间舞曲,18世界后半页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与西欧各国。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常由两人成对旋转,所以又称圆舞曲。

73:波尔卡:波西米亚民间舞蹈,产生于1830年左右的捷克,是一种二拍子的快速舞曲,舞者们通常站成一个圆圈,舞步很小,半步半步的跳,因而得名“波尔卡”

74:探戈舞:来源于阿根廷的民间舞蹈,1900年开始传入欧洲,虽然遭到一些贵族的敌视,但未能阻止它的普及和发展,相反使得快速的流传开了。

75:玛祖卡:一种三拍子的波兰民间舞曲,情绪热烈,节奏重音常落在第三拍上,有的落在第二拍。

76:波罗乃兹:又称波兰舞曲,是一种徐缓、庄重具有贵族气质的舞曲,16世纪传入宫廷,后普及到市民阶层。18世纪起成独立的器乐曲,多采用复三部曲式,三拍子,第一拍的后半拍往往有重音,结束在第三拍上。肖邦创作的13首《波罗乃兹》把这种舞曲体裁推向世界。

77:布鲁斯:由美国黑人创作,流行于19世纪初的美国社会流行音乐。“布鲁斯”的意思是“哀怨的、忧郁的”采用一种慢4/4拍的节奏,歌词多为伤感、哀愁 的内容。布鲁斯是声乐曲,主要在黑人社会流传,20世纪20年代进入白人社会,成为白人社会的主流流行音乐。

78:摇滚乐:由歌星普雷斯利开创,是一种黑人中流行的节奏与布鲁斯综合而成的音乐形式。这种演奏非常的喧闹、 节奏很重,而且带有挑衅性。

79:奏鸣曲:奏鸣曲一种体裁,由不同数量的乐章组成,各乐章间在调性、速度、情绪等方面形成对比,几个乐章成 为一个整体,彼此存在一定逻辑关系。

80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是曲式结构的一种,它由呈示部、展示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通常在奏鸣曲、交响曲、 协奏曲中的第一乐章,常为快板。

81:交响曲: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乐曲,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行板变奏曲 式,第三乐章又复板三部曲式,第四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

82:交响诗:由李斯特首创,又称音诗,是一种单乐章的乐队作品。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多以文学作品 或故事为题材,采用标题音乐。

83:进行曲: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乐曲或器乐乐曲,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 84:清唱剧:1 7世纪产生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以抒情性或戏剧性叙事诗为基础,有角色但无布景和 动作。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以及合唱组成。规模较小,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由管弦乐队 伴奏。(界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1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 有连贯性。清唱剧与歌剧的不同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与康塔塔的区别是: 篇幅较大,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

85:歌剧:将音乐、戏剧、舞蹈、文学、舞台美术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 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86:经文歌:带着一种中世纪普遍具有的装饰热情的音乐体裁,产生有必然性。填有歌词的替换克劳 苏拉,实现从礼仪音乐到 具有世俗音乐特征的转变。

87:咏叹调:既抒情调,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歌唱者情感的独唱曲。 89:轻歌剧、神剧清唱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音乐会咏叹调。

90: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去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体裁。

91:正歌剧:指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以神话及古代英雄传奇故事为题材的意大利歌剧。一般分为3幕,由朗诵调 及咏叹调连缀而成,很少使用重唱及合唱。最初与意大利趣歌剧相对而言,后流传至西欧各国。

92: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 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93:音乐剧:发源于英国,又称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

94:巴洛克时期古组曲:由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分别是德国的阿勒曼德、法国的库朗特、西班牙的塞拉班德、英国的吉格

95:叙事曲:叙述故事的歌曲,其歌词意思具有史诗、叙事诗、故事诗的性质,有时歌词本身就是一首史诗、叙事诗、故事诗、

96、乐剧:德国音乐家瓦格纳,首创的歌剧体裁,代表作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等

97:诙谐歌曲:用风趣幽默的笔触逗人笑乐的歌曲,通过这种手段既可以褒贬社会中的真善美丑,又可表现劳动人民机智、幽默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

98、讽刺歌曲:词曲都比较辛辣夸张,幽默深刻是他的特点,旋律性通常都不太强,有时候还会出现某种音响的模仿命格体裁,

99、强力集团:主要成员有5位,他们分别是: ·巴拉基列夫(塔玛拉)是“强力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领导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金鸡、舍赫拉查达)、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跳蚤之歌)、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伊戈尔王)、·居伊(威廉·拉特克里夫)

100山歌: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劳作、休息时即兴抒发内心思想情感的一种抒情民歌

101、号子:指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创作演唱的,并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是一种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民歌。 102: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又称“小书”,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苏州方言说唱艺术。 103:鼓词:一般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曲艺形式

104:京剧: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中,至今已有200多年。他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等戏曲剧种的优点特长逐渐演变而来。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伴奏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和打击乐器。分文武场。 105: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通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萧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

106: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含文字、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