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e3+ B、I2 C、K2 Cr2 O7 D、Cu2+
8、重铬酸钾滴定法测铁,加入H3 PO4 的作用,主要是 ( )
A、防止沉淀 B、提高酸度 C、降低Fe3+/Fe2+电位,使突跃范围增大 D、防止Fe2+氧化 9、 重铬酸钾法滴定铁的操作中,加入HgCl2 ,主要是为了( ) A、氧化Fe2+ B、掩蔽Fe3+ C、除去H2
、除去过量SnCl2
10、关于制备I2 标准溶液错误的说法是( )
A、由于碘的挥发性较大,故不宜以直接法制备标准溶液 B、标定I2 溶液的常用基准试剂是Na2 C2 O4 C、I2 应先溶解在浓KI溶液中,再稀释至所需体积 D、标定I2 溶液的常用基准试剂是As2 O3 11、 KMnO4 滴定 所需的介质是 ( ) A、硫酸 B、盐酸 C、磷酸 D、硝酸 12、 淀粉是一种 ( )指示剂
A、自身 B、氧化还原型 C、专属 D、金属 13、 标定I2 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是:( ) A、As2 03 B、K2 Cr2 O7 C、Na2 CO3 D、H2 C2 O4 14、用KMnO4 法测定Fe2+,可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 A 、红-溴甲酚绿 B、二苯胺磺酸钠 C、铬黑T D、自身指示剂
15、在Sn2+、Fe3+的混合溶液中,欲使Sn2+氧化为Sn4+而Fe2+不被氧化,应选择的氧化剂是哪个( )(
)
A、KIO3 (C、HgCl2 (
) B、H2 O2 (
) D、SO3 2-(
)
)
16、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 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 D、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17、间接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测定,若酸度大高,将会( ) A、反应不定量 B、I2 易挥发
C、终点不明显 D、I- 被氧化,Na2 S2 O3 被分解 18、在间接碘量法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 )
A、蓝色恰好消失 B、出现蓝色 C、出现浅黄色 D、黄色恰好消失
21
19、在碘量法中,淀粉是专属指示剂,当溶液呈蓝色时,这是( ) A、碘的颜色 B、I-的颜色
C、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D、I-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10、配制I2 标准溶液时,是将I2 溶解在( )中。 A、水 B、KI溶液 C、HCl溶液 D、KOH溶液 答案
1. D 2. B 3. D 4. C 5. A 6. D 7 .C8.C 9.D 10. B 11. A 12. C 13. A 14. D 15. C 16. A 17. D 18. A 19. C20. B 三判断题
1、 由于KMnO4性质稳定,可作基准物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2、 由于 K2Cr2O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直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3、 间接碘量法要求在暗处静置,是为防止I-被氧化。
4、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C2O42-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5、间接碘量法加入KI一定要过量,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6、使用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使用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滴定开始时加入。
7、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70~80℃,在HCl介质中进行。 8、配制I2溶液时要滴加KI。
9、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是由无色变为蓝色。
10、KMnO4发所使用的强酸通常是H2SO4。
11、溶液酸度越高,KMnO4氧化能力越强,与Na2C2O4反应越完全,所以用Na2C2O4标定KMnO4时,溶液酸度越高越好。
12、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既能在硫酸介质中进行,又能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13、由于KMn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KMnO4法只能用于测定还原性物质。 14、用高锰酸钾法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一般不需另加指示剂。
15、 K2Cr2O7是比KMnO4更强的一种氧化剂,它可以在HCl介质中进行滴定。 答案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 四简答题
1、何谓条件电极电位?它与标准电极电位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条件电极电位的概念?
22
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加速反应的完成? 3、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突跃范围如何估计?化学计量点的位置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有什么关系? 4、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 5、简述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6、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时,为什么要加入H3PO4?
7、在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液的加入时间和终点颜色变化有何不同? 8、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哪些滴定条件? 答案 1.答:
(1)在一定介质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总浓度都为1mol/L或二者浓度比值为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后的实际电位。 (2) Eθ= Eθ+ RT/ NF(lnγOxαRed/γRedαOx)
ˊ
(3)实际上,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影响不能忽视;另外,当溶液组成改变时,电对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存在形式也改变,引起电极电位的变化,计算结果发生较大差距。 2. 答:
(1)浓度、温度、催化剂、诱导反应。
(2)增加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诱导反应。 3. 答:
(1)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相差较大,滴定突跃范围较长;反之,则较短。 (2) E = (n1Eθ1+ n2 Eθ2)/( n1 + n2)
ˊ
ˊ
4.答:
(1)离子强度的影响(2)生成沉淀的影响
(3)形成配合物的影响(4)溶液的酸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5.答:这类指示剂本身是氧化剂或还原剂,它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由氧化态转为还原态,或由还原态转为氧化态时,溶液颜色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指示滴定终点。 6.答:
(1)是降低Fe3+/Fe2+电对的电极电位,使滴定突跃范围增大让二苯胺磺酸钠变色点的电位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2)是使滴定反应的产物生成无色的Fe(HPO4)2-,消除Fe3+离子黄色的干扰,有利于滴定终点的观察。
7.答:直接碘量法用淀粉指示液指示终点时,应在滴定开始时加入。终点时,溶液由无色突变为蓝色。间接碘量法用淀粉指示液指示终点时,应等滴至I2的黄色很浅时再加入淀粉指
23
示液(若过早加入淀粉,它与I2形成的蓝色配合物会吸留部分I2,往往易使终点提前且不明显)。终点时,溶液由蓝色转无色。 8答:
(1)温度 Na2C2O4溶液加热至70~85℃再进行滴定。不能使温度超过90℃,
(2)酸度 溶液应保持足够大的酸度,一般控制酸度为0.5~1mol/L。如果酸度不足,易生成MnO2沉淀,酸度过高则又会使H2C2O4分解。
(3)滴定速度 MnO4与C2O42-的反应开始时速度很慢,当有Mn2+离子生成之后,反应速度逐渐加快。
-
(4)滴定终点 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粉红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放置时间过长,空气中还原性物质能使高锰酸钾还原而褪色。 五计算题
1、称取含有MnO2的试样1.000g,在酸性溶液中加入Na2C2O4固体0.4020g,过量的Na2C2O4用0.0200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20.00mL,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2、已知Fe3++e=Fe2+ 10 (5)100时,计算
,当[Fe3+]/[Fe2+]之比为(1)10-2(2)10-1 (3)1 (4)电极电位。
3、计算银电极在0.0100mol/L NaCl溶液中电极电位,一直电极反应Ag++Cl-=AgCl ,
KspAgCl=1.8×10-10 。
4、用KMnO4法测催化剂中的含钙量,称样0.4207g,用酸分解后,加入(NH4)2C2O4生成CaC2O4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后,溶于H2SO4中,再用0.09580 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H2C2O4,用去43.08mL,计算催化剂中钙的含量。
5、用K2Cr2O7法测铁矿石中的铁含量,称取1.2000g铁矿样,用40mL浓HCl溶解稀释至250.0mL,移取25.00mL,加热近沸逐滴加入5%SnCl2将Fe3+还原为Fe2+后,立即用冷水冷却,加水50mL,加H2SO4-H3PO4混酸20mL,以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0.008300 mol/LK2Cr2O7标准溶液滴至终点,用去16.30mL计算矿石中铁的含量。
6、称取铜试样0.4217g,用碘量法滴定.矿样经处理后,加入H2SO4和KI,析出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消耗35.16mL, 而41.22mLNa2S2O3≌0.2121gK2Cr2O7,求铜矿中CuO的质量分数。
7、计算下列反应的化学计量点电位(在1mol/LHCl介质中)2Fe3++Sn2+ =2Fe2++Sn4+ 8、在250 mL容量瓶中将1.0028g H2O2溶液配制成250 mL试液。准确移取此试液25.00 mL,用c(1/5KMnO4 )=0.1000 mol/L KMnO4溶液滴定,消耗17.38 mL,问H2O2试样中H2O2质量分数?
9、称取0.4000g软锰矿样,用c(H2C2O4)=0.1000mol/L的H2C2O4溶液50.00mL处理,过量的H2C2O4用c(KMnO4)=0.02304 mol/L KMnO4标准溶液返滴,消耗KMnO4溶液10.55 mL,求矿石中MnO2的质量分数。
24
答案
1. 解:MnO2%=0.4020-(5/2)×0.02000×21.00×10-3×134.0×86.94/(1.000×134.0) ×100% = 17.39% 2.解: (1)
(2)
(3)
(4)
(5)
3.解:
4.解:
5.解:
6. 解: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