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习题集 下载本文

理 论 思 考 题

一、选择题

1.配线子系统也称作水平子系统,其设计范围是指( )。 (A) 信息插座到搂层配线架 (B) 信息插座到主配线架

(C) 信息插座到用户终端 (D) 信息插座到服务器 2.管槽安装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 走最短的路由 (B) 管槽路由与建筑物基线保持一致 (C) “横平竖直”,弹线定位 (D) 注意房间内的整体布置 3. 管子的切割严禁使用( )。

(A) 钢锯 (B) 型材切割机 (C) 电动切管机 (D) 气割

4.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建筑物的部位应在( )之间。

(A) 20~30mm (B) 25~50mm (C) 30~60mm (D) 10~50mm

5. 在敷设管道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 ) ,并不应有 S 形弯出现。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 由于通信电缆的特殊结构,电缆在布放过程中承受的拉力不要超过电缆允许张力的( )。

(A) 60% (B) 70% (C) 80% (D) 90% 7. 金属管的连接可以采用( )。

(A) 焊接 (B) 螺纹连接

(C) 密封胶 (D) 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 8. 暗敷金属管时,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 )的排水坡度。

(A) % (B) % (C) % (D) % 9. 由于通信电缆的特殊结构,电缆在布放过程中承受的拉力不要超过电缆允许张力的80%。下面关于电缆最大允许拉力值正确的有( )。 (A) 1根4对双绞线电缆, 拉力为5kg (B) 2根4对双绞线电缆, 拉力为10kg (C) 3根4对双绞线电缆, 拉力为15kg (D) n根4对双绞线电缆,拉力为(n×4+5)kg

10.下列有关双绞线电缆端接的一般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缆在端接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的含义,并按顺序端接 (B) 电缆中间可以有接头存在

(C) 电缆端接处必须卡接牢靠,接触良好

(D) 双绞线电缆与连接硬件连接时,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11. 当直线段桥架超过( )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

(A) 20m (B) 30m (C) 40m (D) 50m

12.为了保证线槽接地良好,在线槽与线槽的连接处必须使用不小于( )的铜线进行连接。

22

(A)1.5mm (B) 2.5mm

22

(C) 3.5mm (D) 4.5mm 13. 下列有关电缆布放的描述,不正确是( )。

(A) 电缆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最大可以超过50mm (B) 去掉电缆的外护套长度只要够端接用即可

o

(C) 处理电缆时应注意避免弯曲超过90,避免过紧地缠绕电缆 (D) 5类以上电缆线对的非扭绞长度必须小于13mm

14.下列线缆中不可以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线缆的是( )。

(A) 特性阻抗为100Ω 的双绞线电缆 (B) 特性阻抗 150Ω的双绞线电缆 (C) 特性阻抗为120Ω 的双绞线电缆 (D) 125μm的多模光纤光缆 15.配线电缆的长度不可超过( )m。 (A)80 (B)100 (C)85 (D)90 16.配线子系统一般情况下由( )组成。

(A) 4对UTP (B) 25对UTP

(C) 3对Multi Mo4e Fi2er (D) 1对Multi Mo4e Fi2er 17.配线子系统布线必须走( ) 。

(A) 动力管道 (B) 电信管道 (C) 通风管道 (D) PVC线槽 18.配线子系统一般在( )内布线。

(A) 地板下线槽 (B) 地面线槽 (C) 天花板吊顶 (D) 竖井 19. 布放线缆在线槽内的截面利用率应为( )m。

(A) 25%--35% (B) 40%--50% (C) 30%--50% (D) 50%--60% 20. 配线子系统的结构一般为( )。

(A) 总线型 (B) 星形 (C) 树形 (D) 环形

二、简答题

1. CAT5e双绞线的理论最长布线距离是多少?如果使用该种缆线进行配线子系统的敷设,

可敷设的长度又是多少?

2. 在配线子系统进行双绞缆线线敷设时,最大牵引力有什么规定? 3. 在配线子系统中,缆线用量计算常用什么方法? 4. 简述双绞线与电力电缆在不同情况下的最小净距。 5. 天花板吊顶内敷设缆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理 论 思 考 题

一、选择题

1.在弱电间中线槽穿过每层楼板的孔洞宜为电缆井或电缆孔。电缆井尺寸不宜小于 300mm×100mm,电缆孔孔径不宜小于( );孔洞处应加装木框保护。

(A) 100mm (B) 200mm (C) 300mm (D) 500mm 2.干线子系统也称( )子系统。

(A) 骨干 (B) 综合 (C) 垂直 (D) 连接 3.干线子系统提供建筑物的( )电缆。

(A) 绞线 (B) 馈线 (C) 直线 (D) 干线

4. 干线子系统是负责连接( )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的子系统。

(A) 建筑群 (B) 水平 (C) 管理间 (D) 工作区

5.为什么接线盒安装在管道系统中规划好的位置( )?

(A) 为了接入电信间

(B) 为了接入管道系统以牵引电缆

(C) 为了接入电缆以进行工作区端接 (D) 为了允许电缆敷设得更长

6. 用于设计楼内干线布线的两个主要拓扑结构选项是( )。

(A) 星型和分级式星型 (B) 总线型和星型 (C) 分级环型和星型 (D) 分级星型和总线型

7. 室外光缆在敷设时,管线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缆线外径的( )倍。

(A) 4 (B) 8 (C) 10 (D) 20 8.大对数主干电缆在进行敷设时,要求管线敷设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倍。

(A) 4 (B) 8 (C) 10 (D) 20 9.缆线布放在管与槽内的管径与截面利用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缆线做不同的选择。管内穿放大对数线电缆或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管内穿放4对双绞电缆或4芯光缆时,截面利用率应为( )。

(A) 25%~30% (B) 30%~50% (C) 40%~50% (D) 50%~60%

10.在100M、1G以太网中多模光纤的最远应用传输距离是( )m。

(A) 100 (B) 550

(C) 1000 (D) 5000

1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左右偏差不应超过( )mm。

(A) 2 (B) 3 (C) 4 (D) 50

12.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 )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辐射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

(A) (B)

(C) (D) 13. 在同一层若干电信间之间应设置( )路由。

(A) 水平 (B) 干线 (C) 建筑物 (D) 远程 14.下列不属于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的是( )。

(A) 电缆孔方式 (B) 电缆竖井方式 (C) 管道方式 (D) 架空方式 15. 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打线过程中,经常会碰到25对或者100对大对数缆线的打接问题,其中大对数线的线序通过主色和副色来区分,其中主色线序是白、红、黑、黄、紫;每个主色里面又包括五种副色,其线序顺序是( )。

(A) 绿、橙、蓝、棕、灰 (B) 蓝、橙、绿、棕、灰 (C) 灰、橙、绿、棕、蓝 (D) 灰、棕、绿、橙、蓝 16.在新建工程中,推荐使用的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的缆线布放方式是( )。

(A) 电缆孔方式 (B) 明管敷设 (C) 暗管敷设 (D) 电缆竖井方式 17.为了减少电缆之间串音对传输信号的影响,管线中缆线可以不要求做到完全平直和均匀,甚至可以不绑扎,所以,对布线系统管线的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可以通过管径利用率和截面利用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管道缆线的布放根数。其中,管径利用率=d/D。d为缆线外径,D为( )。

(A) 管道内径 (B) 管道外径

(C) 管道的内截面积 (D) 缆线的总截面积

18.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穿过楼板时宜采用电缆竖井方式,电缆竖井的位置应( )。

(A) 左右对齐 (B) 上下对齐

(C) 任意都可以 (D) 怎么美观,怎么设置 19.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应用系统的类型,决定选用干线缆线的类型。在干线子系统设计常用缆线( )。

(A) 4对双绞线电缆(UTP或STP) (B) 100Ω大对数对绞电缆(UTF或STP) (C) 125μm多模光缆 (D) /125μm单模光缆

(E) 75Ω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20.干线子系统主干缆线应选择较短的安全的路由。主干电缆宜采用( )方式终接。

(A) 点对点 (B) 任意方式 (C) 分支递减 (D) 分支递增

二、简答题

1. 干线子系统常见的路由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应用在什么场合? 2. 干线子系统设计要点有哪些?

3. 在干线子系统设计中,最常见的缆线有哪几种?分别应用在什么场合? 4. 建筑物干线子系统布线距离有何要求? 5. 简述桥架安装的基本要求。

6. 简述双绞线与电力电缆在不同情况下的最小净距。

理 论 思 考 题

一、选择题

1.在每栋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是( )。

(A) 电信间 (B) 设备间 (C) 进线间 (D) 配线间

2.布放线缆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的双绞线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 ), 工作区为 ~0.6m。

(A) 1~5m (B) 2~5m (C) 2~6m (D) 3~6m

3. 安装机柜面板,柜前应留有( )空间,机柜背面离墙面距离视其型号而定,要便于安装和维护。

(A) 0.5m (B) 0.6m (C) 0.8m (D) 1m

2

4. 电信间中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其面积最低不应小于( )m。

(A)5 (B) 10 (C) 15 (D) 20

5. 设备间子系统把( )设备的多种不通设备互联起来

(A) 公共系统 (B) 公用系统 (C) 电话系统 (D) 程控交换系统 6. 下列对于设备间设计规定错误描述的是( )。

(A) 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并考虑主干缆线的传输距离和数量 (B) 设备间宜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线缆竖井位置,有利于主干缆线的引入 (C) 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0m2

(D)设备间应尽量远离高低压变配电、电机、X射线、无线电发射等有干扰源存在的场地

7. 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不应小于( )mm。

(A)50 (B) 100 (C) 300 (D) 500

8.设备间在设计时对于内部空间和门都有特殊要求,其中,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5米;门宜采用外开双扇门,门宽不应小于( )米。

(A) 1 (B) (C) 2 (D)

9. 综合布线有关设备的温湿度要求可分为A,B,C三级,设备间的温湿度也可参照三个级别进行设计,其中,A级的相对湿度要求是( )。

(A) 40%~65% (B) 35%~70% (C) 20%~80% (D) 0%~100% 10. 下面不属于接地系统组成的是( )。

(A) 接地体 (B) 接地母线 (C) 接地引入线 (D) 接地分支线

11.设备间应提供不少于( )个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但不作为设备供电电源。

(A) 1 (B) 2 (C) 3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