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医患冲突及其解决的对策
班级:商研1521班 姓名:刘雪融 学号:10011315615
当前医患关系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医生和患者之间本来应是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协作关系,但目前一些地方这种关系已经发展到紧张的地步,彼此缺乏信任,不能够相互理解,矛盾增多,医疗纠纷频发,冲突不断。
我国现如今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在社会矛盾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医患关系的冲突,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从数量上看,医疗投诉及纠纷明显增多。以前一般不会发生的纠纷,现在却易形成纠纷。处于开放性角色定位的患者与处于规范性角色定位的医生之间,极易形成经常性的矛盾,患者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要求更高,有时甚至很苛刻。其次,从内容上看,非技术性纠纷,特别是与医疗费用相关的经济纠纷急剧上升,临床技术性纠纷相对减少。临床技术性纠纷比例相对下降,是由于在“ 举证责任倒置”等压力下,医生为了自我防护,实施了保护性医疗行为。这样一来,医疗事故、技术过失自然减少,但与之对应的病人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最后,从处理途径看,打砸医院、伤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相对增多,选择医疗事故鉴定、诉讼途解决的较少。医疗事故处理的机制不健全,法律不完善,患者对从鉴定,诉讼途径维权的信心不足,加上有些媒体对医疗纠纷事件报道的负面倾向,使得医患冲突进一步恶化。
不同视角对于医患冲突有着不同的理解,从社会心理角度,角色
扮演立论角度,心理学角度等角度出发,看法虽有不同。但也有着基本的共同点,可以从矛盾分析法中进行总结与概括。矛盾分析法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以达到认识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与机制的方法。它是对社会现象作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再次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
本着以上矛盾分析法的精神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医患冲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具体而言,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一、 社会卫生保障制度的变革。卫生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对于患医关系的恶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个人承担医疗费用加大是造成患者对医院不满意的一大原因。二 、社会法制的不健全。目前不管是维护患者利益的法律,还是维护医生权利的法律都非常不健全,甚至存在着真空地带, 导致了时常发生的医疗纠纷的不当处理。医疗鉴定的不透明与不公正,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在民众中的信誉,使极少数患者或
患者家属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规则丧失信心,从而用暴力来宣泄不满。三 、医疗服务不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造成医疗流程上的不合理,如病房的探视陪伴制度、作息时间规定、病员管理制度、伙食众口难调等等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诸多不便提引起患者误解或纠纷的原因之一。四 、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的期望值与现实的差异。患者对于医疗行为的风险和不可预测性及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缺乏了解。一旦出现不理想的治疗效果,即可诱发医疗纠纷。五 、信缺失是导致患医关系紧张的最根本原因。当医患之间的诚信关系遭到破坏时,患者本能地对每一个医学程序都怀着不信任的态度,这种怀疑不仅影响到了治疗本身,而且左右着患者处理个人期望与医学本身现实状况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