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2017.8 下载本文

临 洮 农 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 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网络的配置、计算机的调试、维护和软硬件应用的中等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从事计算机的调试、维护和软硬件操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一)教育教学时间分配

3年总周数约为150周。其中入学教育0.5周,毕业教育0.5周,军训1周,学期考试6.0周,教学实习4.5周,生产实习39.5周,机动6.0周,寒暑假30周,理论教学62.0周。具体时间分配见表1。 (二) 教学学时比例 课程总学时数为1612。文化课与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约为7.0:10,即文化课为687学时,专业基础课为925学时,专业课教学实习422学时。各课程理论教学时数(1190学时)与各类实践教学时数(1621学时,包括入学教育17学时、毕业教育17学时、军训34学时、教学实习422学时、生产实习1817学时、劳动135学时)之比约为1∶1.04。 课程教学每周学时数为26学时,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按每周34学时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4学期,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

(三)教学实习

各课程教学实习安排见表二。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1-

(一)、文化公共课:

1.政治:主要讲授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育: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4.英语: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授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基本内容。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另一方面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使他们具有继续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前四个学期学完职业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二册并参加会考后的基础上,第三学年根据升学实际需要,学习职高教材第三册的微分初步和行列式,矩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人文素养: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和中国民俗文化,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学做一个道德自律、修养良好、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同时,关注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较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

7.计算机基础: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专业及专业基础课: 8.电路基础

本门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有关电路和磁路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电路分析的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各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以及学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9.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路

本课程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模拟信号运算电路、信号处理电路、 波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为反映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内容安排上侧重于基础理论和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10.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

11.多媒体技术:主要讲授多媒体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多媒体部件

及其应用,多媒体部件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多媒体应用软件。

12.FLASH平面动画制作:通过软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FLASH的相关知识,掌握FLASH动画和FLASH矢量图形的特点及FLASH动画与其它动画的区别,掌握应用FLASH的基本工具的使用和Action Script语言的运用及技巧,具备应用其它多媒体工具软件与FLASH相结合创作中大型 动画作品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开发大型动画作品、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13.数字影视后期合成:通过软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影视动画后期制作及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方法,学会抠象、合成、录制声音的添加以及特效的给予.学会剪辑正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于整部动画片的控制能力。采用作品分析、习作讲解、实例技术操作演示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影视后期创作的技术。主要训练学生动画流程中动画后置作业的能力包括剪接、音响、音乐音效合成以及特效的给予等。

-3-

14.Auto CAD:介绍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通过Auto CAD绘图软件提供更深入绘图的方法和技巧,且有初步应用绘图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15.CORELDRAW图形设计: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要求能独立进行相应地广告设计、封面设 计、商标设计等。进入社会后能迅速参与实际工作,并运用已有的软件知识,不断创作出更优秀的艺术作品

16.综合布线:,培养学生综合系统需求分析能力、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能力、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施工能力、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综合布线系统测试验收能力。

17.数据库原理: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建立、修改、查询以及各种命令,同时掌握基本的程序及其应用。

18.计算机网络:讲授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规划、设计一般应用部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初步能力,以及较强的应用、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19.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学习计算机各种主要硬件的类型、性能及技术指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修方法。

20.办公自动化:以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系统工程学等软科学为指导,利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技术并高效处理诸如文档管理、电子邮件、存档和检索各种资料等日常办公事物的综合性技术。

21.网页制做:通过详细描述网站的实际开发过程,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介绍Dreamweaver 8网页制作软件的相关知识与技巧。内容涉及网站的创建与管理,网页中文本、图片的添加与编辑,表格与框架的页面布局,超级链接,CSS层叠样式表,层与行为,表单,模板,站点的测试、发布与维护,以及HTML基础知识。

22.PHOTOSHOP图像处理:本课程主要介绍数字图像基本知识、PHOTOSHOP基本操作、图像色彩和色调调整、绘图与修饰、图层、通道的特点与用法、路径、形状、文字创建与编辑、系统内置滤镜的特点与效果、图像编辑的自动化、图像输入与输出及若干常见效果的制作方法。

23.专业外语:本课程通过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料的讲解和屏幕用语的介绍,使学生在学习普通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专业的英文技术资料,掌握一定数量的本专业词汇,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使学生

-4-

能较熟练地阅读屏幕英文信息,具有一定的翻译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及说明书的能力。

24.电子商务:主要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法律、安全技术、网站建设、网上支付与网络银行、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管理、网络营销与网络广告等。

具体安排见表3。 五、成绩考核

1. 对本计划所确定的必修课程,应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必修课理论成绩考核采取考试方式,选修课理论成绩考核采取考查方式。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考查成绩与实训技能成绩按优(90分)、良(80分)、中(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5级标准评定。

2. 每一门课程均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标准和考核方式进行严格的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可取得毕业资格。允许学生对不合格课程进行补修和补考。

3. 对于在规定年限内难以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发给结业证书。学生可在结业后2年内,参加学校认可的培训和考核,成绩达到规定合格标准的,可换取毕业证书。

临洮农校教务科

二○一七年六月二十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