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与中国财政经济(一) 下载本文

(二)应重视入世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和矛盾

在充分肯定加入WTO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将会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我国部分产业、国有企业面临的压力及其就业、收入风险趋于增大。

1.中国部分产业将会受到较大冲击。目前中国各个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差别很大,加入WTO之后受到的冲击将很不一样。据对我国主要产业部门出口竞争力进行的比较和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渗透度的测算,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如纺织、服装和普通日用消费品工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已形成一定的出口竞争力,加入WTO将有利于这些工业扩大出口,国内市场的开放对这些工业部门的冲击也较小,基本上不构成威胁。

而一些发展层次较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机械行业、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医药行业等,以及一些对外开放程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的产业,如石油行业、钢铁行业等,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产业集中度低,布局不合理,产品档次不高,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尚有较大差距。因此,这些产业部门在加入WTO之后,随着市场准入的扩大,普遍面临较大冲击。尤以汽车工业,加入WTO后,将面临外国轿车大量涌入的巨大压力。目前汽车是全球性生产过剩的产业,据估计,目前全球汽车业年生产能力超过7000万辆,即便在市场需求看好的形势下,年销售也只能达到6000万辆。世界汽车生产能力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汽车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更加严重,中国开放

汽车市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现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竞争能力都十分低下,入世后随着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性措施的降低和取消,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汽车进口关税为80%——100%,加入WTO后,到2005年前将降至25%,汽车零部件进口的平均关税将降至10%,并取消汽车进口配额,这将加大外国汽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与中国企业的竞争。由于国际市场轿车价格只是国产轿车的1/3——1/4,即使加上25%的进口关税,价格也大大低于国产车,而且在质量、款式和安全性方面也有很多优势,因此,可以预计,加入WTO后,对中国汽车业形成的冲击最大。现在我国一年的汽车产量为160万辆,工业产值有3000亿元,同时涉及2000亿元相关产业的工业产值,带动着一批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直接相关产业的就业人员近千万人。这说明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已超出了汽车业自身,还会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因资源条件而长期受到保护的产业,如农业、部分采掘业等,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产品质量较低而成本和价格较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很低,在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的条件下,将使这些产业受到一定的冲击。 2.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加剧。产业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一个企业竞争力问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差是由于大多数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差。国内市场受到冲击使国内产业受到冲击,而直接受到影响的

则是竞争力较低的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我国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尚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原有的历史包袱没有完全消除,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加上多年来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差。近两年国有企业的效益状况有所好转,但亏损面和亏损额仍然很大。随着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同时,加入WTO要求国有企业按国际上通行的商业规则运作,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这也使国有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国外产品的冲击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从而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从这个角度上说,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会相对较低;而在加入WTO之后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中,很多国有企业将有被冲垮或破产的危险。

3.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加入世贸组织同时意味着较大的经济结构调整,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可能成为中国入世必须付出的成本。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和劳动适龄人口基数的扩大,加之受近年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影响,失业人数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城镇登记失业人口1993年为420万人,1997年增加到570万人,提高了35.7%。下岗职工1993年为300万人,1996年是892万人,到1997年增加到1500万人,相当于1993年的5倍。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9%,下岗职工增长61%,其中2/3属于国有企业。有的专家估计,目前中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大约为1300万——1500万人,失业率约为6.8%——7.8%,农村尚有1.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

移。而加入世贸组织后,因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国际分工的要求,我国经济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宽,我国部分产业和国有企业会受到较大冲击,随之出现大量失业人员。有关部门的研究测算表明,在对各种经济变量都作最坏打算的条件下,加入世贸组织造成的失业人数将高达500万人。无疑,这将使中国的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综上所述,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有利影响是全局性、长期性的,不利影响是局部性、阶段性的。从根本上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推进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

三、加入WTO对中国财政运行影响的若干分析

财政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传导到财政方面。现主要就入世后影响中国财政收支的几个重要因素作初步分析。

(一)关税减让与未来关税收入变化趋势

征收关税一方面可以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取得关税收入,增加国家的财力。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关税收入逐年增加,其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一般都保持在4%——6%之间,在中央财政收入中其比重更高。因此,关税收入状况如何,对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影响。

加入WTO,中国所要履行的重要义务之一,就是要大幅度削减关税。

从世界范围看,关税减让是一个大趋势,目前的世贸组织成员的总体平均关税水平为6%左右,其中,发达国家为3%,发展中国家为10%。从我国实际看,已在这方面作了积极努力,自1992年以来,我国先后五次大规模地自主降低关税,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已从43%下降到目前的17%。按照原先我国自主降税的计划,在2000年关税水平要降至15%,如果中国入世还承诺在2005年将关税水平降至10%,大体相当于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平均水平。

关税减让是否会导致关税收入下降?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般地讲,关税收入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关税税率,二是关税税基(即进口额)。如果单纯考虑关税税率的降低,关税税收收入无疑会减少。但关税减让,加之按照WTO所要求的非关税措施的减弱或取消,将会直接带动进口数额的扩大,拓宽关税税基,这又成为促进关税收入增长的一个因素。我们运用1998年相关经济数据进行粗略测算,关税税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将减少关税收入18亿元,现行关税水平如由现在的17%降至2005年的10%,大约减少关税收入120亿元。此外,加入WTO后进口规模无疑呈扩大的趋势,如按年均增长速度15%计算,每年增加的进口数额为1800亿元,即使按现在的关税实际税率(1998年为2.7%)计征,每年增加关税收入48亿元,到2005年大约增加关税收入300亿元。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今后关税减让后,中国的关税收入肯定仍会表现出增长态势。

从我国1992年以来关税减让的结果看,总体趋势是:关税减让,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