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6年版复习资料2017.11.29 下载本文

声明:本文档内容是根据大纲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整理的,由本人逐字录入,对于内含的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还是以教材内容为准。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状况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识记: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的科学。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最初出现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包括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领会: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思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60年代。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简单应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思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也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运行及其发展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向未来社会经济关系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必然发生的一定的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3)政治经济学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识记: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的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第二,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物质资料生产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2)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人的劳动=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 (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辨证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辨证统一的运动过程。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1

声明:本文档内容是根据大纲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整理的,由本人逐字录入,对于内含的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还是以教材内容为准。

领会:

(1)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相互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

第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第三,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复杂系统。 简单应用:

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但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统一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识记:

(1)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其研究任务就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经济运动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第三,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领会:

(1)经济规律的特点:

第一,自然规律一般长久不变;而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第三,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利用是没有阶级性的;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是有阶级性的。 (2)经济规律的类型:

第一,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

声明:本文档内容是根据大纲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整理的,由本人逐字录入,对于内含的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还是以教材内容为准。

第二,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

第三,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3)基本经济规律:在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规律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决定该社会的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决定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简单应用:经济规律体系:一定社会形态经济规律体系,既有几个社会形态和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也有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领会: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强调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出发,透过各种经济现象揭示出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可以科学地揭示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

(2)科学抽象法:抽象法是唯物辨证法的具体运用。它是运用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从大量想象中,排除各种外在的、非本质的联系,抽取某种共同的、本质的联系,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方法。

(3)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是唯物辨证法的具体运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就是指思维推理过程要符合和反映经济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方法的运用中,逻辑与历史并非是绝对一致的。当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不一致时,历史进程必须服从于思维的逻辑进程。 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及学习意义 领会: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第一,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第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而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制度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研究的是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生产关系,研究的是不断变化的生产关系,这三者是统一的。

综合应用: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政治经济学为学习其他经济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政治经济学是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第三,政治经济学是进行我国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

3

声明:本文档内容是根据大纲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整理的,由本人逐字录入,对于内含的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还是以教材内容为准。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

演化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及规律

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自然经济形成于原始社会,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多个社会形态。 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发展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7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后期,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 识记:

(1)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人类社会五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原始公社制度: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原始公有制及平均分配制度,构成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青铜器);

奴隶制度: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是奴隶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铁器);

封建制度: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奴或农民是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雇佣劳动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制度。 领会:

(1)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2)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灭亡及被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取代的过程都是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识记:

(1)自然经济及其基本特征:自然经济也称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家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