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明文阅读(共6篇) 下载本文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自动 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64岁~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据一些国家征召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选自《科学世界》) 1、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分析】

第一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要准确概括说明的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学会全面把握,要善于分析句与句甚至句与段之间的联系,会找关键词语或中心句,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这道题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该段是一个总起段,由此就不难发现噪音对人的伤害这个核心。

第二题考查了说明的顺序以及文段的结构特点。第一问要求回答说明的顺序,该段为了说明不同等级的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运用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因此很明显是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安排的;第二问其实要求回答这样排顺序的好处,很明显这种逻辑顺序使得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分明。 第四题考查的是说明的语言,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降低了难度。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在句子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副词,删去以后对原句意思表达都有影响。解答这道题,可以逐题比较,看看哪一题删去后影响最小。 ◎【参考答案】 1.噪音对人的危害。2.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或: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逻辑顺序)安排的。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使文章条理 ◎【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1)2004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同时,火星风也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3)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4)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千克,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⑸勇敢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甲)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乙)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6)勇气号配备了野外科学考察所需的全套武装,其中包括全息摄像机和显微镜成像仪。勇气号上有多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可以拍摄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而显微镜成像仪就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能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探测器还配备了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式工具,能对岩石内部进行采样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先进仪器,可用来对岩石构造做进一步分析。

(7)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拥有一套独特的通讯系统。借助这套系统,勇气号可以直接与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8)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勇气号也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它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用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9)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条探索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尽管在这条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类绝不会停止 陆火星,对这颗神秘而美丽的红色星球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

1.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答案不超过42个字)

2.文中对勇气号的结构、装备及其功能进行说明的是第______段到第______段。

3.既然火星被称为死亡行星,登陆非常困难,为什么人类还要坚持对火星的科学探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写出四点理由。 4.勇气号这一名称是从参加火星探测器命名比赛的一万份美国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被选中的文章的作者是一名9岁的小女孩。人们为什么把为火星探测器命名这样神圣的使命交给孩子们呢?为什么勇气号这一命名能够中选呢?谈谈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动的、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室。2.⑷⑺3.答案要点:①了解火星及其演化过程;②了解地球的过去和未来;③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④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⑤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一扇希望之门;⑥探索太空奥秘是人类的千年梦想。4.第一问答案要点:①孩子代表人类的未来和希望;②相信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③激发孩子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④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第二问:因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需要能力,需要有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

篇四:小学毕业复习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有答案和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

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2.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用自己的话对第②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 ① ② ③ ④ ⑤

6.根据文章的内容,请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 大白鲨

②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④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做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⑤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1、文中横线处应选填括号中的 一词。 2、“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中“可以”所表示的意思是: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1) (2) 5、“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一句中所说的“受到误解”,具体是指 6、在说明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时候,运用 的说明方法。 7、针对大白鲨被捕杀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 1、奇妙。

2、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3、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也可)。 4、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

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书籍的不断发展演变。 (二)

1、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2、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

3、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4、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5、①②③║④⑤。 请你认识大白鲨 1.灵敏

2.可能长到7.61米长,但不是所有的都能长到这样长 3.比喻 形象生动说明鳞片的锋利和粗硬 4.(1)隐蔽自身 (2)准确地攻击

5.以为它只会伤害人的生命,带有攻击性 6.列数字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③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④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篇五:小学说明文阅读 小学说明文阅读 ★了解说明文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①时间顺序

②空间顺序(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

③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等)

三、说明的方法(说明方法大都是三个字,区分修辞手法大都是两个字。) 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4打比方(重点理解) 5分类别6作假设7作引用 例句分析:

①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课文介绍鲸,为什么先要写象呢?这里作者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鲸之庞大。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②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四、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

例句分析: ①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答:“主要”这个词说明了须鲸除了虾和小鱼外,还吃其他的食物,去掉“主要”这个词,句子的意思就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