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 全面复习 下载本文

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全面复习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 (最大) 2、速度:1m/s=3.6km/h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

时间差 0.1s以上 、声源与障碍物距离 17m以上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υ=340m/s

5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k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υ =3×108m/s

333

3、密度:ρ=ρ=103kg/m3 单位换算 1g/cm=10kg/m

33363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1m=10dm=10cm

33

g=9.8N/kg 水银的密度 13.6×10kg/m 4、压强: 单位换算 1Pa=1N/㎡ 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 ㎜Hg =76cm汞柱≈10m水柱 5、电学: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度=1Kw.h=3.6×106 J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频率50Hz(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初二

第一章 测量的初步知识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m,课桌的高度约0.75m。

3.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制是:

km 103 m 10 dm 10 cm 10 mm 103 um 103 n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要紧贴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

1

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6.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

t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7.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8.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s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tss9. 根v?可求路程:s?vt和时间:t?

tv

第三章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中传播又比气体中快。

114.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S总?vt总

225.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色,由材料、结构、做工等决定,辨别不同的声音就是因为音色不同。 6.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 超声: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声呐、金属探伤仪、B超、蝙蝠海豚能发出、接收超声。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地震、海啸、火山等自然灾害,核爆炸、大象等动物。

第四章 光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皮影)的形成;日、月食,排队对齐;瞄准(三点一线)。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 (最大)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明:⑴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⑵ 法线有“双重性”:既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

平分线,又是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垂线。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三、光的折射 1.折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中的入射角(或折射角)要大;光速传播快的

2

介质中的入射角(或折射角)要大;密度小的介质中的入射角(或折射角)要大” 说明:⑴ 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⑵ 光垂直入射时,光传播方向不变。 2.凸透镜成像(利用光的折射)及应用 1/f=1/u+1/v

⑴ 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有:照相机

⑵ 物体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 ⑶ 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说明:2倍焦距是成放大与缩小像的转折点;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反之: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在原来光线的基础上向主光轴方向偏折)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在原来光线的基础上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作用。

第五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2.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⑴.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 ⑵.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则没有熔点。

⑶.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⑷.特点: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熔点不变;凝固时要放热,温度保持凝固点不变 2.汽化和液化

⑴.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分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方式 蒸发 沸腾 定义 发生 条件 影响 因素 特点 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强:气压高、3.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 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吸热,有致冷作用 吸热,温度保持沸点不变 ⑵.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时要放热。 液化气体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常见的液化现象:雨、雾、露、“白气”、“冒汗”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物体液化成小水珠县浮在 或附在 。 3.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常见的升华现象: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樟脑丸变小;碘升华;用久的灯丝变细;雪人、冰雕变小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小冰花(粒、晶)的形成、用久的灯光壁变墨等。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1. 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kg 其他有:吨,克,毫克,t 103 kg 103 g 103 mg 103 ug 3.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工具还有:案秤、台秤、杆秤、电子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