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真如寺大殿
这些寺庙其他部分是后期改建的,最核心的大殿还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元代建筑的特点。它们有些共性:都是三开间的殿宇;一般都是歇山顶;有的单檐,有的重檐;内部的构架体系各自有所不同,但都具有相对自由化、率性、质朴的风格。作为南方建筑相对北方建筑来说显得更加灵活一些,特别是屋角的起翘显得更陡一点。
26
在南方的元代宗教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峨嵋山的山脚下的飞来殿。
它建于元朝大德年间,公元1298年。是一座五间歇山建筑,整个建筑的造型非常秀气。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在前檐的位置故意减掉了两根柱子,然后把次间的两根柱子又往中间移动。也就是说它前檐应该有六根柱子来围成五间,但实际上只剩下了四根,特别是中间这两根柱子跟后面的柱子是不对位的。这是很典型的减柱和移柱的一个例证。
柱子本身造型也很奇特,它的柱身上面做了盘旋的龙的图案。
27
一些建筑构件的细节如它的斗栱上面都刻出龙头的来,反映非常具有生活气息或者非常鲜活灵动的造型艺术特点。
28
元代科技建筑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是比较发达的,很多朝代都曾经为了观测天象或者是测定时刻而修建专门的观象台。元代在天文学的领域又有比较大的发展,曾经在公元1280年颁布过当时相当先进的《授时历》。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不只是水利学家,同时也是非常杰出的天文学家。他曾经主持过全国性的天文观测活动,并且为此在中国版图内的二十七个不同的地方都修建过观象台。
但很可惜,目前只有河南登封的观象台被唯一地保留了下来。这座观象台在所有的二十七座观象台当中地位最为重要,是因为中国古人认为嵩山所处的
29
地区是所谓的天下之中,在这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特殊的效果。观象台位于登封县城东南十五公里外的一个镇。
观象台本身用砖砌筑而成。从立面看是梯形,高9.46米。底边长16米多,上面收分得比较明显。两侧设踏道,盘旋向上。当年在观象台的台上曾经放置过铜壶滴漏以及其他一些观测天象的仪器,但可惜这些仪器今天已经不在了。不过这个观象台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天文仪器,可以用它来测量太阳光影在地表上面留下来的不同时刻的变化。具体来讲就是在观象台的北面 建了两座非常小的房屋,两个房屋之间就是有一个缺口,在缺口的上空放了一根木梁,这根木梁就相当于仪器的指针。
同时在这个观象台北面的地面上铺砌了一条长达30多米的石圭,这条石圭又被称为天尺,它就相当于整个大型天文观测仪器的刻度表。
当时的观测活动主要是观看每天不同的时刻这个木梁在这根石圭上面投影位置以及它所产生的相应的变化,通过它可以非常准确地把这个时刻的变化记录下来,科学性很高。这也反映出元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是有很大成就的。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