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 - 图文 下载本文

许村大观亭

在木结构体系方面明代的进步就是定型化、简便化,它的屋檐相比元代建筑进一步地缩短,曲线也不是那么明显了,有一点变直了。斗栱进一步缩小,但是数量增多了,看上去有一种端庄的气息。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往往会表现出更加精巧更加灵活的建筑的形象,也就是说南北方建筑造型的差异到了明代变得更加明显。

在建筑材料方面,明代砖的烧制和加工技术有非常大的提高,砖的产量远胜于之前所有的朝代。所以包括城市的城墙和很多房屋的那些墙面,以前大部分是以土为主修建的,到了明朝时候呢就改成砖砌了,但城墙里面核心的部分还是夯土,外面几乎都会包上很厚的一层砖,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质量。

同时明代出现了大量的所谓的无梁殿,就是不采用木结构而纯粹用砖拱券结构砌筑而成的比较大型的建筑物。里面不使用木梁,所以叫无梁殿。非常著名的明代所建的皇家档案馆皇史宬。

36

皇家档案馆皇史宬

南京灵谷寺大殿

37

都是非常经典的无梁殿的形式。

在建筑外装饰方面,明代在琉璃技艺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琉璃的色彩比原来的朝代更加丰富,而且非常密实,很多宫殿、佛寺和道观的殿堂大量使用琉璃瓦,包括墙上面也会使用很多的琉璃的构件,显得五彩缤纷,非常华丽。

有些佛寺会修建用琉璃拼装的琉璃塔,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就是南京报恩寺的九层塔,这个塔一度被称为中古时代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很可惜此塔毁于太平天国的战乱。目前还剩下一些残件,仍然能够感觉到当时那种高超的琉璃技艺。在很多建筑群当中常常会修建琉璃的照壁,包括琉璃的门,所有这一些都是这个技艺的进一步的体现。

明朝时期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与明代差不多同时的欧洲主要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明代晚期的万历年间,欧洲的耶稣会传教士陆

38

续来到中国,第一个来华的叫利玛窦。他们不断地把西方最新的技术引进到中国来,开始在中国修建教堂,也从此开启了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序幕。这张图是利玛窦所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

从这时开始,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也超过了之前的历史时期,大家明白地球上面除了中国之外还有若干其他的国家,还有很多别的先进的文明。

39

明代北京城

明朝初年先以南京作为首都,南京曾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古都。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也曾经在这里建过都城。明朝时把城市的核心区放在城市的东部,并不在六朝故都原来的中轴线上,城市本身由三重城墙围合,宫城和皇城相对比较规整,外城的轮廓顺应山水的地形,形状显得不规整。除了把皇城包含在内之外,里面还包含着大量的居民区,市场区以及城市西北部的军事防御区。

明代南京城墙保留着聚宝门,就是今天的中华门。城门上面的建筑物已经被烧掉,只剩下下面的城墙部分,聚宝门是当时南京城南部最重要的一座城门。

在正式的城门的旁边还设了好几道瓮城,瓮城是中国古代城门非常重要的一种设施,有点像坛子一样,能够加强城门部分的防御的强度。

这张画是明朝时候的画家所画的《南都繁会图》,它的性质就类似于大家非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