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公开课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赛课《穷人》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进行一组新的课文的学习。先来看单元导读 。请一名学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组导语为我们的课文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请大家记住这两个词(环境 心理)。

好,我们进入本组的第一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二、出示课题、解题

1. 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出示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被公认为世界文学泰斗。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2.今天让我们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这位大师的语言和思想吧。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四、学习课文,感悟“穷”

1.教师导语:小说仅仅这样读就够了吗?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

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 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现在,就请大家快速再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 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 小组交流,畅谈对“穷”的理解。 3.指名反馈,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⑴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⑵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⑶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呼,感到心惊肉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4.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里,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过穷是很穷,但桑娜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

说到环境描写,我们并不陌生,透过《桥》中的洪水,我们看到了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老汉;《草船借箭》中的大雾,成就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穷人》中的环境描写,我们又能读出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5.理解句子:“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⑴“温暖”是指炉火未熄灭,与外面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

⑵“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闪亮,孩子安睡,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形成对比。 ⑶通过对比,体会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体会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 6.教师小结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这一部分的描写交待了三个要点:一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穷困的家庭环境;二是介绍了人物——勤劳善良的桑娜和她的丈夫;三是渔夫为了一家人正在海上打鱼,与风浪搏斗。这三点使读者看到了穷人渔夫一家的生活现状,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同时与后面故事的发展,与人物的精神、品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五、 探究“穷人”并不“穷” 1、感悟桑娜的善良

师:出示:有人说这篇课文中的“穷人”桑娜和渔夫其实并不“穷”,其实他们很“勤劳”、“富有”,你支持这种观点吗? 学生探究

出示重点语句: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段心理描写直击桑娜矛盾坚定的内心,把他们抚养成人,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的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看似矛盾,反映了桑娜的善良品质。)

师:同学们,善良的桑娜出于对孤儿的同情、关心,毅然把他们抱回了家,并且让他们与自己的五个孩子睡在了一起,看着七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桑娜又想到了哪些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9-11自然段。(生自由朗读) 师:桑娜在等待丈夫回来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生:担心丈夫不同意收养。 生:担心责备。

生:担心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新压力。 师: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说明桑娜心中已坚定了要把孩子抱过来。但坚定中又有那么多的忐忑不安。

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师:这边是爱,是对五个孩子和丈夫的爱,那边也是爱,是对两个孤儿的爱。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

(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宁可被丈夫揍也要把孩子收养下来。宁可自己的日子过得苦些,也要把孩子收养下来。)

师:但最后可能桑娜连想都没有想,这是出自她的本能,什么本能?

(出自善良。出自互相帮助的习惯。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师:这是一种母爱。这源自一种善良、母爱、良心。) 板书:善良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谈谈桑娜是个什么样的人? ——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勤劳善良 2、感受丈夫的态度 (1)、孩子是抱过来了,可怎么对丈夫说呢?丈夫又会怎么说呢? 分角色读12——27自然段,感悟,在书上圈圈划划写写。 (2)、交流:桑娜的丈夫做出收养的决定也是很难的,从什么地方可以体现呢? A.出示: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问:(熬)什么意思?(忍受,耐苦支持)能给“熬”换个词吗?(挨、忍、渡)你从“熬”中读懂了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将来会更苦,他想到了吗?

但他宁可以后自己苦点,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B做这个决定难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严肃、忧虑;搔搔后脑勺。嗯,你看怎么办?)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