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定稿) 下载本文

儋州市十四届人大 三次会议文件(十三)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3年2月3日在儋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 三 次 会 议 上

儋州市市长 严朝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日趋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团结拼搏,逆势进取,较好地实现了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目标任务。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6.78亿元(不含洋浦,下同),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47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5.65亿元,增长10.3%,其中工业增加值13.41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60.66亿元,

- 1 -

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5.04亿元,增长5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1亿元,增长30.3%。各项存款余额178.91亿元、贷款余额67.66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02亿元,分别增长19.2%、60.7%和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8亿元,增长15.8%。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549元和7866元,分别增长16.4%和16%。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后劲不断增强;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55个,完成年度投资72.6亿元。其中,1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1.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07%。重点项目中,竣工12个,完成年度投资21个,完成5000万元以上投资34个。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白马井—洋浦跨海大桥、粤海铁路儋州站出口路等项目扎实推进,南连接线基本建成,儋州机场预选址初步确定,海花岛填海造地工程项目获得省政府和国家海洋局批准。全年立项审批项目217个,计划总投资251亿元。

科学规划扎实推进。深入开展“科学规划年”活动,完成木棠工业园区、滨海新区、王五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东坡文化旅游区等4个产业园区,光村、峨蔓、兰洋、南丰、东成、王五等6个镇,牙拉河西岸片区、滨海新区环湾组团、滨海新区第三组团启动区、光村雪茄园区等4个片区,以及138个行政村、849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或修编,正在加快推进《儋州市乡村旅游发展

- 2 -

总体规划》、泛松涛天湖旅游区总体规划、那大工贸园区和新州、排浦、雅星等3个镇以及防洪排涝、城市综合交通等规划编制。

城乡面貌变化明显。那大城区建成和改造了中兴大街西延线等15条市政道路以及3条城区排水工程,铺设污水管网10.6公里。滨海新区建成了滨海大道,基本建成了核心区7条市政道路,并实现电力、燃气、通信管网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开工建设新州、东成、王五、排浦、和庆等5个镇“一镇一街”项目。城镇化率提高到48.94%。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除险加固水库23宗,硬化渠道241.2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5.27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2.55万亩,开发整理土地1.36万亩,造林绿化7.2万亩,新增人工湿地5个,新建文明生态村89个。深入开展绿化儋州大行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活动,通过复评再次被评为省卫生城市。

产业发展步伐坚实。特色农业进一步调优做精,在巩固粮食、油料、糖蔗、橡胶、水果、瓜菜等产业的基础上,种植雪茄烟叶3000亩、兰花50万株;新建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273家,生猪出栏量118.3万头;新增养殖青斑、珍珠贝及扇贝3000亩、巴非蛤15000亩、罗非鱼1080亩、深海网箱572口、特种龟鳖1.05万只,新造80吨以上渔船27艘。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87家。电子农务和农技110覆盖所有镇村,新增设施大棚2690亩、喷灌设施农业5526亩、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深入开展“企业大巡诊大帮扶”活动,金路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一期、瑞泽新型建材等项目建成投产,明成100万吨矿粉加工和100万吨水泥粉磨、港丰物流等项目加快建设,蓝岛90万吨工业

- 3 -

超细微粉、建鹏再生资源轧钢、双胞胎饲料加工等项目加紧推进前期工作。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兰洋凤凰谷康帝度假酒店、望海国际广场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年接待过夜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为63.83万人次和4.72亿元,分别增长13.5%和14%。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发建设了恒大名都和金碧天下、中南西海岸、双联塞维亚、银磬海阳城等一批高品质商品住宅小区。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建标准商业农家店60家。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金融保险、电信通讯等服务业日益繁荣。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完成了市房地产开发建设总公司、开发建设总公司、物资总公司、惠民食品厂等4家国企改制。国库集中支付、惠民“一卡通”、“公务卡”、财政专户清理整顿深入推进。完成了市歌舞团转企改制,组建了市文旅集团。推进 “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行政审批提速40%。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开展与北部湾、“珠三角”等区域的合作,组织参加第八届泛珠大会、黄冈东坡节、省冬交会、省体育运动会等活动,组团到太原、重庆、上海、哈尔滨等城市举办推介活动,进行城市推介和旅游、房地产、农副产品促销,成功举办国际象棋大师超霸赛和国际马拉松赛,全年招商签约项目38个,协议总投资336亿元。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年财政对民生投入35.2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量的78.9%,完成了省市两级各八件民生实事。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扶贫标准由年人均1393元提高到2650元,新增扶贫受益对象7.53万人,实现当年脱贫6660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544套,农村危房改造1928户,库区移民危房改造1646户,政合、民乐、怡心花园、佳华四个小区8840套保障性住房已

- 4 -

全部分配,怡心花园廉租房项目获得“广厦奖”。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8.77%,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2%和93.5%。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水平由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85元。建设常年蔬菜基地1.05万亩、平价商店(专区)8家,发放各种联动补贴75.99万元。建成东成、王五、排浦沙沟等水厂和50宗村级饮水安全工程。新建、续建和改扩建幼儿园25所,建成省、市规范化学校17所,107个校安工程、特殊教育学校、思源高中二期工程扎实推进,免除了2764名中职学生学费。建成雅星、海头敬老院,正在建设那大敬老院。建成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274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96人。新建农村“通畅工程”252公里,建成农村户用沼气“一池三改”400户,改厕6000座。西部中心医院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新州、新州镇新英、光村、木棠、白马井、排浦等6个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启动“医疗健康卡”一卡通项目。中视电影城建成营业,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农民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顺利推进,创建“中国书法之乡”通过中国书协考察组初步验收。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完成2万户,“户户通”工程完成6000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获得全省先进市县表彰。

民主法制扎实推进。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全部办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