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河清 hǎi yàn hé qīng
解释: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出处: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举例:如今~,重逢太平,重乐太平。 ★元·施惠《幽闺记·和寇还朝》
海沸波翻 hǎi fèi bō fān
解释: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人喧呼海沸波翻,马嘶喊山崩地裂。”
海沸河翻 hǎi fèi hé fān
解释: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合围》:“抵多少雷轰电转,可正是海沸河翻。”
海内无双 hǎi nèi wú shuāng
解释: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举例:论富贵京都为上,数繁华~,风流人物貌堂堂。 ★元·胡用和《粉蝶儿·题金陵景》
海沸江翻 hǎi fèi jiāng fān
解释: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出处:明·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
海涵地负 hǎi hán dì fù
解释: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出处: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清·王韬《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叙》:“公具海涵地负之才,出其余力为词章,已足以弁冕群贤,推倒一世。”
举例:至于杜之~,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清·宋荦《漫堂说诗》三
海枯见底 hǎi kū jiàn dǐ
解释: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出处: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海水桑田 hǎi shuǐ sāng tián
解释: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出处: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举例:~几变迁,桃花依旧郡城边。 ★清·厉鹗《东城杂记·东皋隐者》
海水不可斗量 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解释: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低估他的未来。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举例:凡人不可以貌相,~。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
海枯石烂 hǎi kū shí làn
解释: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出处:宋·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举例:汝要说我降,除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海沸山摇 hǎi fèi shān yáo
解释: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出处:明·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三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
海底捞月 hǎi dǐ lāo yuè
解释: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出处:唐·释元觉《永嘉证道歌》:“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举例: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
海内鼎沸 hǎi nèi dǐng fèi
解释: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出处:《后汉书·袁术传》:“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何如?”
海中捞月 hǎi zhōng lāo yuè
解释:比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临安府也没奈何,只得行个文书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无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举例:这点如不弄明了,简直等于是~一样了。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二
海涯天角 hǎi yá tiān jiǎo
解释:犹言天涯海角。指僻远的地方。
出处:明·刘基《声声慢·咏愁》词:“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轻衾。”
海角天隅 hǎi jiǎo tiān yú
解释: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同“海角天涯”。
出处:元·张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须有日再完整。”
海不波溢 hǎi bù bō yì
解释:海上风平浪静,没有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g
解释: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出处:唐·刘氏瑶《暗离别》诗:“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