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1.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19世纪90年代以前——古代旅行阶段 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代旅游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旅游阶段

2. 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是从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发展而来,它们的出现与发展与人们当时所处的经济社会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 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在新时代中期之前,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人类并不存在现今意义上那种有意识的外出旅行的需要。人类不仅在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外出旅行的意愿。

4. 早在第一次社会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分工出现后,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之间因生活所需而彼此易货的现象就已经开始萌发。

5.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人类最初自愿外出的旅行活动并非是出于消遣或度假目的,而是出于现实主义的交换产品或贸易经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商旅)

6. 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生产力提高,交换范围的扩大,艺术和科学的创立等方面发展成为可能,使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比此前的原始社会时期有了更大的进步。古罗马帝国修建了许多宽阔的大道,在各条大道的沿途,旅店和客栈也在最初官设驿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7. 人类真正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迅速发展。

8. 封建时期,旅行活动的规模和开展范围无疑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各种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帝王巡游:隋炀帝和乾隆帝为代表;诗人漫游:李白和杜甫;公务旅行:张骞和郑和;宗教旅行:玄奘和鉴真;科考旅行:徐霞客和李时珍。“商旅”一词在中国封建时期的文学作品和史籍记载中处处可见。

9. 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与一个国家当时的社会

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有着直接关系。在社会安定、生产力发展时期,旅行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便会扩大发展,反之倒退。2.在这一时期,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所发展,但在规模上居主导者地位始终是商务旅行。3.在这一时期,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他们消遣旅行活动没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一般民众很少有能力参加这类活动。 10. 旅游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11. 到了19世纪时,因消遣目的而外出观光或度假的人数超过了传统商务旅行的规模。

12.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团体旅游活动,570人,从莱斯特市——拉夫堡,禁酒大会,而这被看做是近代旅游业开端的标志性。

13. 为什么库克组织的此次活动是标志性开端?

(1.)参加者的公众性。人员范围广泛,来自各行各业,涉及众多社会阶层 (2.)由专人领队和陪同。从始至终都有专人率队和陪同 (3.)团队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人数多达570人

14. 二战后旅游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1.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2.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5.城市化进程的加快。6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1.旅行:泛指一切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过程。“旅行”一词的含义所指往往宽于“旅游”。这意味着,所有的旅游者肯定是旅行者,而所有的旅行者却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旅游者。

2.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总和。/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旅行和逗留活动的开展不会导致(在到访地区)长期定居,并且无涉于任何(在该地谋生性)的赚钱活动”

3.休闲:指自由支配时间内主体可以在住所进行也可以在住所以外的地方自由选择的活动方式。

4.旅游活动的三要素:1.主体(旅游者)2.客体(旅游资源)3.中介体(旅游业) 5.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2.异地性3.暂时性4.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

6.基于旅游活动形式的类型划分:1.团体旅游2.散客旅游

7.基于出游目的的类型划分:1.消遣性旅游包括(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探险旅游、特殊兴趣旅游).2.事务性旅游包括(公务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

8.旅游活动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1.社会现象2.文化现象3.经济现象4.政治现象 9.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文化性。

10.大众旅游的两层含义:1.它用以形容现代旅游活动的大众性,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已经扩及普通的劳动大众,外出旅游或度假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2.以大众型模式开展的旅游活动。大众型模式指旅游活动的开展以有组织的团体方式进行。

第三章

1.旅游者:泛指那些因消遣目的而外出旅行的人。 2.联合国罗马会议的规范(了解)。P55

3.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条件:(1)客观条件:<1>足够的支付能力<2>足够的闲暇时间<3>其他影响因素(2)主观条件:<1>旅游动机,马斯洛需要层次(生理、安全、爱、受尊重、自我实现)<2>人格类型<3>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4>年龄<5>性别<6>支付能力

4.根据人们出游目的分类,我们将旅游者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消遣型旅游者2.差旅型旅游者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第四章

1.旅游资源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2.文化旅游资源3.社会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特点:1.涉及范围的多样性2.吸引力的定向性3.易损性4.遗产资源的不可移动性5.当代人造资源的可创造性。

3.致使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1.自然因素的作用(突然性天灾、自然风化作用、动物侵害)2.人为因素的作用(游客的不良行为、当地居民的不当行为、工业污染、规划工作不当、管理和使用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