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评价检测(三)(解析).doc 下载本文

单元评价检测(三)

(第四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泰安中考)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 )

A.反射 B.折射 C.直线传播 D.色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现象。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就形成影子;日晷仪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长短粗略判断时刻的计时仪器。故选C。

2.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图A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规律,故A选项错误;图B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没有改变,不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故B选项错误;图C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C选项错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符合折射的规

- 1 -

律,因此D选项正确。故选D。

3.(·邵阳中考)今年“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城南公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 (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远离穿衣镜

【解析】选C。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A、B错误,C正确。物距等于像距,像也靠近平面镜,D错误。故选C。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解析】选B。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A选项说法错误;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故B选项说法正确;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C选项说法错误;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D选项说法错误。

5.(·大庆中考)下列四幅图中,图文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 2 -

A.放大镜是利用凹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 C.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 D.这是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

【解析】选A。本题考查光现象的应用。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A错误;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B正确;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C正确;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D正确。

6.(·咸宁中考)“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现象的应用。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A错误;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错误;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确;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