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陈孟星

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3期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春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情境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作为一线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深挖教材的同时,恰当运用情境,开拓学生思维视野,成为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探索,我将情境图有效使用,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恰当运用新教材中形形色色、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实现有效教学,成为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介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实际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一些营造教学情景,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良策。其具体如下: 一、深挖教材,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新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如果教师善于利用,也会产生不可小觑的作用。现象:教学第一册准备课的“开学图”,教师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个插图所表达的意思。使原本相对信息容量大的情境图,转化成相对信息量单一利于学生理解的“分解内容”,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按图中人物的年龄、性别、活动情景和不同的景物进行分类观察,渗透分类思想。在以上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图中有几个学生?几个老师?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几个人?几棵树?……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通过看看、数数、想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与方法。 思考:一幅图经过老师的引导挖掘竟然能让学生发现那么多隐含的数学问题,并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数学的能力和方法,还进行了学前教育,真是一举几得啊。在情境图教学中,理解情境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说一个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这样的数学主题情境至少在相关的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如第一册的《分类》若只呈现排列整齐的学具商店,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分类是非常困难的,有种“学生不想吃教师却要给喂个饱”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不如先不出示这副图,而让学生看看“小明杂乱的学习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使他们自然产生分类整理的愿望也明白了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然后动手让学生分一分,将静态的图动态化,在动手分类中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

因此,在使用情境图时,不仅要让学生多看,看清楚图意;要让学生多想,想有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多说,说出心中所想的;必要时还要多动,在操作中感知新知。 二、巧用手头资源,使情境图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需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托教材,适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现象:一部分教师认为情境图形式新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因而迷信教材,在教学中没有再做必要的处理,还是在教教材,不是在用教材教。如《除法的初步认识》例4呈现了熊猫分竹笋图,画面下清楚写着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3个,象这样的情境图信息是学生直接阅读文字信息获得的,丢失了必要的观察、理解过程,即便是老师问题设计中有所体现,如:通过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似乎教师体现了过程性教学、问题意识等观念……但是从学生的反馈中明显看出,学生只盯在图中的文字部分,学生的观察、发现,变成了寻找“题”中的“已知条件”;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变成了寻找“所求问题”,人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由过去传统教学的分析文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演变成分析图画中的数量关系,又一次形成了新课程下的程式化。

思考:教材中的情境图是半成品,多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静态的主题图受篇幅、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又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体现在一幅情境图中,且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如《11—20的认识》呈现的交通情境图就存在着内容太多,引出11-20的指向性不强,与农村孩子生活距离也比较远,也难怪有学生把人行道看成楼梯。这时还不如从身边取材,直接数数小组人数或数数作业本数。又如《乘法的初步认识》呈现的游乐场情境图信息量大,图中事物总数量少(用数数就能直接得出结果),致使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在不理解乘法含义的前提下很难找到相同加数,凸显不出列乘法算式的必要性。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媒体制作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动化的游乐场,然后重点呈现过山车场景:一排2人,排数增至10排。这样就利于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引出乘法的作用。

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用质疑的眼光看待情境图,本着“缘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情境图进行合理设计。当教材上的情境图不适合学生,或者有比教材情境图更有价值的主题情境时可以重新确定材料进行合理编排。只要改编后的情境图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则都是成功的、有效的。 总而言之,我以小学数学课堂为阵地,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掘和利用情景图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情境图的样本是教材的编写者提供的,他们把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习素材,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于教材,这也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新课程理念。但教材毕竟只是作为教课的依据,真正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而教师又有着先于学生理解、挖掘“情境图”的机会和研究学生的权利,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学生,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情境图教学必将更加实、活、精、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