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八 舟船:沙漠之舟》 公开课教案_4 下载本文

《沙漠之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理解骆驼适合沙漠生活的原因。 重难点:

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理解骆驼适合沙漠生活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舟”,谁来说说“舟”是什么意思?(船) 2、船在哪里航行呢?(江、河、湖、海) 3、再板书“沙漠之”,“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那么课题连起来,意思就是: 沙漠里的船。沙漠里会有船吗?(没有)那“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骆驼)

4、为什么人们把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题。请再响亮整齐地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请多读几遍。开始吧!

2、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记得好,读得准。 出示:骆驼 沙漠 嗅觉 灵敏 每逢 陷入 旋风 储蓄 脚趾 脂肪 营养 维持 胼胝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这些词语,如果他们读对了,我们就跟着他们读两遍。 火车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了! (注意纠正错音)

3、你们看,这组词语中,有个字偷偷地换上了蓝色的衣服,它就是——旋。 (出示旋的两个读音,请同学分别组词)

4、汉字书写是语文的基本功。我们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 出示“蓄”,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观察这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呢? 请同学们伸出手来,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请同学们在田字本上写一写“蓄”,请写上三遍。 5、我们再看下一组词语

出示:滚热的沙子 松软的沙子 陷进沙子里 宽广无边的沙漠

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 大风卷着沙粒飞滚 移来整座的沙丘

这组词语比较难,哪一组同学愿意接受挑战?这组同学最勇敢,请你们! 男女同学搭配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6、看看这组词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沙漠的词语) 你的眼睛真尖,一下子就发现了!

那你们想不想看看沙漠是什么样的?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神秘的沙漠风光。

7、播放沙漠视频,解说:大家看,沙漠宽广无边,炎热干旱,水源奇缺,草木难生,而且经常刮旋风,被人们称为生命的禁区,一般的动植物很难在这里生存,不过骆驼却能在沙漠里穿行自如。这是为什么呢?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老师发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手,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大家了!(第一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请你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骆驼的身体有哪些特点?请用“——”画出来。这些特点跟骆驼在沙漠里生存有什么关系呢?请用“~~~~”画出来。

2、下面请各个小组长拿出来课前发的表格,组织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并完成。在小组合作前,老师有一把金钥匙要送给大家。

3、(出示:金钥匙)谁来读一读金钥匙的内容? 现在开始合作学习吧!

骆驼的生理特点 身体高、脖子长 嗅觉灵敏 鼻子能张合 腿上有胼胝 脚掌宽厚、脚趾分开 背上有驼峰 适合沙漠生活 望到很远的地方 找水源、避旋风 沙尘难以侵入 不会被烫伤 不会陷入沙子里 储存养料 4、有的小组已经完成了,哪个小组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们的研究讨论的成果呢? 5、你们能用上“因为……所以……”或者“因为……所以……”来解说吗? (板书: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6、正因为骆驼有了这些特殊的生理特点,所以才能适合沙漠的恶劣环境 。

7、现在我们继续来观察这张表格,看看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作用的?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好眼力!作者就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头到脚的顺序来写骆驼的,除了表格表现的这些特点和作用,课文后面还做了补充,请看!

2、出示:“骆驼的眼睫毛是双重的。当风沙扬起的时候,眼睫毛像卫士似的,将风沙挡在眼睛外面。”

如果把这个段话也填写在表格中,应填在哪里合适? 为什么要这样填呢?

说的很有道理。把掌声送给他! 五、合作读文,留下悬念

1、作者抓住骆驼的特点,按顺序实行介绍,写得生动具体,有条有理。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能够尝试这种方法。

2、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第一段。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其他几句。准备好了吗? Ready go!

3、谁来猜猜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读?

4、是的,因为骆驼的一切器官的构造和功能都是为了适合沙漠的生存环境。

5、既然骆驼身体结构有这么多的优点,那它在沙漠能干什么呢?有什么特殊用途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六、好书推荐 《再见野骆驼》,作者:杨红樱。 七、作业布置(二选一):

A课后习题二:尝试修改资料,插入课文。 B小练笔:《 能手—— 》,如《看家能手——狗》

板书设计:

沙漠之舟

骆驼 因为……所以……

生理特点 适合沙漠 因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