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下载本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2017—2018学年下学期

衡水市振华小学 多媒体教学缺陷和对策

衡水市振华小学 张根旺

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多方面优势:首先多媒体课件本身能够容纳更多的信息,极大地扩展知识面;其次多媒体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减轻备课和板书负担的同时,教学手段的进步必然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然而,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工作的经历,谈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缺陷:

1、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语言情感交流非常重要,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而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信息量较大,教师常常根据既定的教学思路,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完所有的内容,教师一味地点击鼠标,无法顾及学生接受程度如何。学生在观看幻灯或录象时虽然受到一定的感官刺激,但师生交流明显减少,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

2、信息量过大,重点不突出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不仅要板书、画图,或作表演式的描述,而利用多媒体教学,由于没有板书、画图、等过渡时间,加上不少教师只看到多媒体

教学的优势,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而每张幻灯的投影时间又很有限,由此造成讲课速度加快,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对知识点一知半解,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无法消化,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脑疲倦,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3、部分多媒体课件质劣

新时期多媒体课件一哄而上,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导致许多质劣多媒体课件的产生。如:文字总结,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有些课件制作字体不清楚,做的花里胡俏.版式排得也不好.

4、课件内容脱离教学实际

制作课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库。但是,在课件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学科教师由于缺乏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技术,只能提供想法,而不能参与制作。计算机专业人员又缺少教学经验,不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件,就抓不住重点和难点。因此,有必要建立既懂计算机,又精通教学的学科教师为主的培训,让学科教师去开发课件。

5、不必要的课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本来采用传统教学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节课,有的教师为了某些特殊原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基本一样。相反则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对

教学模具的选择,成了对传统教学的“一票否决”。

6、课件设计喧宾夺主

哗众取宠脱离实际:有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7、变成以电脑为中心的“流水课”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了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几乎也只是一个劲的点鼠标,而无需讲解。更有趣的是,由于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有的图片及声音没有“打包”,一旦更换机器,讲课时有的图片显示不出来,而只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大“×”号等。让讲课教师尴尬不已。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从“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

8、屏弃常规媒体

有的教师在尝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对此视若掌上明珠,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来教学,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课件替代小黑板、挂图等教具,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

还必须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计算机辅助教学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9、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休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

10、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