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答案:(1)金刚石,碳酸氢钠,维生素

(2)擦干,保持干燥或者涂一层油 (3)涤纶

解析:充分了解这些物质的性质,防锈:隔绝氧气,保持干燥。 30.根据图11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停止加热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2)乙实验验证了硫酸铵的物理性质: (答一条即可);

化学性质: 。 (3)配制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最取水的操作如图11丙所示,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选填“>”、“=”或“<”)10%。 答案:(1)试管 防止倒吸(水进试管)

(2) 溶于水(或白色固体) 与熟石灰(碱)发生化学反应 (3) >

解析:第三问水少,故质量分数大。

31.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可用在铅酸蓄电池中、G是最清洁燃料、H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2所示。请回答卜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 (2)E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H2

(2)导线(铜锅)

(3)复分解反应(或者中和反应) (4)CuSO4+2NaOH===Cu(OH)2+Na2SO4

第 5 页 共 7 页

解析:突破口在B、G、H,B是硫酸,G是氢气,H是氢氧化铜。F,I是共同的物质,有些物质还有相同离子,再根据已知分析,A、D中含有OH-的碱,应该是氢氧化钠,又因为A中含SO42-,故A中含有2价铜离子,一切引刃而解。

35.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 元素,理由是-------------。

方案二:小刚用图16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 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 图16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成白光; ②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拓展交流】

(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 。

(2)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数日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

答案:方案一:空气中含有氧气,燃烧时需要氧气

(1)小烧杯(玻璃管)中有小水珠在杯壁上

(2)将干冷的小烧杯中装入澄清的石灰水,像玻璃管中通入氧气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拓展交流:(1)除去氧气,排出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第 6 页 共 7 页

(2)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6而氢原子是1 ,22×1:11×16=1:8,故为8倍。

知识点:碳,氢,氧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 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17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10 (2)10%

解:(1)195.6g-185.6g=10.0g.................................................................(1分)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