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评课-阳光下册的影子教科版 下载本文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评课-阳光下的影子教科版

1.执教教师对整体教学设计缺乏了解,对一个教学过程还未把握,即不知道每一部分到底该如何操作,其中,教师受原有教学方式影响较严重。一句话,教师的备课不充分。第一个环节,本来设计了2-3分钟完成,但是教师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用了8-9分钟。教师先按照设计引入,即让一个同学站到墙边,用手电筒照射,出现影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出了影子,教师马上给出一个主题是《光和影》,这个主题与所设计的主题是不同的,原先设计的主题是《光下的影子》。接下来按照设计提问:你们什么时候见过影子?学生回答的内容较为丰富,“白天的时候见过”“有太阳的时候,在太阳下就会有影子”“在晚上能看到”“影子是黑黑的”“房子、树(的影子)”“我们出去玩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树的影子、小草的影子”“早晨做早操时,看到大树、小草的影子”,“有光”“太阳热”“火”“开灯”“晚上用灯”“手电筒”下(都有影子)。可见,一年级小学生对影子与我们前期的调查是相符的。但是教师的处理欠机智,教师问完学生后,走到黑板前,把光、阳光写在黑板的左边,又把小草、树等物体名称写下来,重复学生的话,然后写出总结的“许多物体在光下都有影子。”这一环节的处理很拖沓。第二环节中,教师问出了“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但是教师采用语文的分解方式,学生说出了一些想法,“太阳光的反射才有黑影子”“下午太阳照在桌子上”“灯光下都有影子”“下午阳光照在手上”,教师一直强调影子产生的条件,教师一直想让学生明白一定要有光、物体,但是一直引不出孩子这方面的认识,也就造成时间非常浪费。在让学生写下猜想的过程中,教师还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的想法,讨论部分是设计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因为原有的想法是:这个部分的内容是难点,学生无法根据日常经验给出正确的解释,应

该让学生写下猜想后,马上做手电筒实验,这样通过形象的实验,让学生去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但是教师让学生去讨论,学生根本没有讨论出什么内容,只是浪费了时间。其中,教师给学生的提示内容太少,即如何写下猜想,除了用文字写外,还可以用图、拼音的方式写下来。在学生做实验部分,整体的组织也存在一点问题,没有说清楚实验的基本要求,导致学生做实验非常乱。课上到这部分结束。2.教学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设计上对学生的估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让学生写下来猜想比较难,把影子画下了也比较困难。教学设计与教师的磨合和适应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