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下载本文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8.(2分)以下性质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酸性:H2CO3>H2SiO3>H3AlO3 C.热稳定性:HF>HCl>H2S

B.碱性:CsOH>NaOH>Mg(OH)2

D.沸点:HCl>HBr>HI

【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B.金属性越强,对应碱的碱性越强;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D.同类型的分子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

【解答】解: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2CO3>H2SiO3>H3AlO3,故A正确;

B.金属性越强,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碱性:CsOH>NaOH>Mg(OH)2,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热稳定性:HF>HCl>H2S,故C正确; D.同类型的分子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沸点为HI>HBr>HC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9.(2分)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变为无色透明 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气体 第11页(共28页)

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A.A

B.B

C.C

D.D

【分析】A.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可溶于四氯化碳; B.乙醇与Na反应不如水与Na反应剧烈; C.乙酸与碳酸钙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 D.生成HCl溶于水显酸性,一氯甲烷不溶于水.

【解答】解:A.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故A正确;

B.乙醇与Na反应不如水与Na反应剧烈,则水中羟基氢活泼,故B错误; C.乙酸与碳酸钙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则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故C错误;

D.生成HCl溶于水显酸性,一氯甲烷不溶于水,HCl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10.(2分)实验室用银氨溶液检验醛基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检验试剂:银氨溶液必须新制

B.所需玻璃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C.银氨溶液的制取: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D.实验现象:出现银镜

【分析】向硝酸银中滴加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得到银氨溶液,需要现用现配,防止变质,与含﹣CHO的有机物水浴加热生成光亮的银镜,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银氨溶液检验醛基,银氨溶液必须新制,防变质,故A正确; B.在试管中滴加试剂,且水浴加热可实现,需要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故B

第12页(共28页)

正确;

C.不能加过量氨水,应向硝酸银中滴加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即可,故C错误;

D.﹣CHO被银氨溶液氧化,生成Ag,观察到银镜出现,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银镜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银氨溶液的配制,题目难度不大。

11.(2分)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 )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 mol/L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分析】比较酸性强弱,可根据强酸制备弱酸、测定等浓度的pH以及溶液的导电能力判断。

【解答】解: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符合强酸制备弱酸的特点,可说明亚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故A正确;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可说明亚硫酸的电离程度大,则亚硫酸的酸性强,故B正确;

C.0.10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可说明亚硫酸的电离程度大,酸性较强,故C正确;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不能用于比较酸性的强弱,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注意电解质是弱电解质的证明方法的使用是关键,难度不大。

12.(2分)对于铵盐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①都溶于水

第13页(共28页)

②都是白色晶体 ③都有刺激性气味 ④加热后都有NH3放出

⑤与碱混合后加热都有NH3放出 ⑥都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A.全部

B.①②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分析】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加热分解,但是不一定生成氨气;能与强碱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据此解答。 【解答】解:①铵盐都易溶于水,故正确; ②铵盐都是白色晶体,故正确;

③所有铵盐为固体,不具有氨的刺激性气味,故错误;

④大多数铵盐分解生成氨气,部分铵盐分解生成氮气或者其他氮的化合物,故错误;

⑤铵盐中铵根离子能与碱反应,受热放出氨气,故正确;

⑥铵盐不一定显碱性,如氯化铵显酸性,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铵盐的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把握铵盐的溶解性、稳定性与酸碱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铵盐不稳定,题目难度不大。

1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导电的物质称为电解质

B.1摩尔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C.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D.纯水的pH一定等于7

【分析】A.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为电解质,如金属单质; B.根据N=nNA计算;

C.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D.纯水呈中性,但溶液的pH不一定为7。

第14页(共28页)

【解答】解:A.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则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氯化钠固体,能够导电的不一定为电解质,如石墨、金属单质等,故A错误; B.1mol水分子含有NA个水分子,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故B正确; C.强电解质的溶液中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故C错误;

D.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常温下纯水的pH=7,非常温下纯水的pH不一定为7,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电解质的导电性及电离、物质的量的计算、溶液酸碱性判断等知识,明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即可解答,D为易错点,注意纯水的pH不一定为7,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14.(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淀粉试纸可以检验碘离子 B.用水可以鉴别NO2和溴蒸气 C.用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Cl﹣

D.用硫氰化钾溶液可以检验出Fe3+溶液中是否混有Fe2+ 【分析】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B.NO2与水反应后溶液为无色,而溴水有颜色; C.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白色沉淀; D.硫氰化钾溶液可检验Fe3+。

【解答】解: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淀粉试纸不能检验碘离子,故A错误; B.NO2与水反应后溶液为无色,而溴水有颜色,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 C.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白色沉淀,还需要试剂为硝酸,AgCl不溶于硝酸,选硝酸、硝酸银检验氯离子,故C错误;

D.硫氰化钾溶液可检验Fe3+,而不能检验是否混有Fe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检验、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第15页(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