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接入DIY》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怎样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接入DIY》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常用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方法;②理解不同的上网方法所适用的环境和需要的设备;③掌握常用的网络接入设备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能够观察计算机所处的环境,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判断出合适的接入方法,选择合适的设备,并阐述自己的观点;②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阐述如何针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上网方式;③能够针对不同的接入方法选择设备,并尝试用示意图描述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乐于在小组中和同伴一起分析影响选择上网方法的因素,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理由;②从单纯关心技术进而认识到人的需求对技术选择的重要性,善于从人的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现状分析

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属于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统一模块。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要求来看,这部分的内容与第一篇《信息技术基础》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教师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作了适当的提前。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因特网的基础架构知识有了一定

的认识,如因特网的概念、TCP/IP协议的功能、因特网中网站的地址和域名、因特网的连接设备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对计算机接入因特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亲自尝试这个过程。

本节的教学内容正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理论知识实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一次实战,十分符合学生的需要。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能够识别不同的网络接入设备,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过实际接入工作,对于不同的硬件设备适合于不同的接入方式、设备安装的大致过程等知识还比较匮乏,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一些接入方式的名称,极个别学生曾经观摩过接入过程,而且学生所了解的接入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ADSL接入方式。不过,虽然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但是在学生学习网络基础知识的同时,查阅了很多相关的信息,对接入因特网的方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信息科技课程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了课外自学、课堂讨论交流的学习习惯,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分享各自的思想并取长补短,勇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教学内容聚焦在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设计适用的接入方式、进行正确的接入这几个方面。教师设计了三个处于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需求的客户,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

接入设备,然后完成接入工作(包括硬件的连接、软件的安装和购买服务三个步骤)。由于实物设备比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设计了实验图板,将各种网络设备以图板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在实验图板上模拟连接各种设备。 整个教学流程分成情景引入、接入DIY和交流讨论三个环节。

1.情景引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三个处于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需求的客户,分别是在家里上网的未成年人、在办公室上网的老师和喜欢移动办公的商务人士。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三个客户对于上网会有哪些需求。(教学时间:3分钟) 2.接入DIY

第二阶段的教学包括方案设计、接入模拟和服务配套三个部分,以学生分组实验和师生交流讨论为主。

(1)方案设计活动: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7人。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实验图板,图板上摆放了一些设备的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图板上所提供的设备设计接入方式。在此活动中,教师对实验图板中的设备进行了特别的设计,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适当的取舍,然后再设计接入方案。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设备的用途。(教学时间:小组讨论设计方案8分钟,交流展示10分钟) (2)接入模拟。完成了接入方案设计以后,学生对各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