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下载本文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开题报告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学区 刘文富 一、课题的提出

礼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维系人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基础。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要“立于礼”。所谓“立”,就是健全人格的确立。而健全人格的确立是和“知礼”分不开的。虽然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1、各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视,学校多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因此造成学生最起码的礼仪常识的缺失,这一点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2、家庭教育中礼仪教育相对薄弱。现代家庭教育中家

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礼仪修养的养成,此外,受农村一些家庭文化礼仪素质偏低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孩子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因而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文明礼仪修养的提高。

3、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文明礼仪修养的提高。小学生因受自身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的制约,是非分辨能力还未形成,因此导致社会及影视作品中等一些与礼仪相悖的行为对广大小学生的直接侵袭。

4、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际交往愈加频繁,各种场合的礼仪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日益成为一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可见,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关系到个人、事业和国家。因此,加强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今天对小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就是为明天成长为文明社会的公民打下基础。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小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养成的重要场所,就应扎实开展好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公民,在学校做一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学生,在家做一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孩子。

近些年,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已成为他们的共识,可见

对小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1、探讨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的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2、探讨适合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养成的有效策略。 3、营造优雅、和谐的的校园人文环境。 (二)意义

采取切实有效地途径促进农村小学生的知、情、意、行加以规范,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 的培养目标。同时,此项课题的研究,是德育科研的一个重点,同时必将对培养科研型的教师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国内外现状研究述评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馅格(LO KOH LBE 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再如班杜拉(A.BAN DURA)和西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