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有感_读后感_模板 下载本文

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有感_读后感_模板

弱水三千,吾取几瓢?——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有感 这学期,《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这本书是语文教研大组发给我们的阅读书籍。书中介绍了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届的特级教师的课例及特色教学。从书上不但欣赏到了这些名师的风采,而且许多名师的理念可以说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身为人师的方法,确实是一本小学语文老师的好读本,受益匪浅!

看这本书收获的不仅是名师的一些经典教案,还有他们平时的一些心得。毕竟名人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听听他们的经验之谈,也能让自己枯燥的语言得到些许的滋润。向里看去,我看到了小语教学可以达到的精彩,看到了特级教师令人叹服的智慧,看到了小学生令人惊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解开我长久存在的疑惑。其中特别喜欢于永正老师的好书不厌百回读,名师的智慧需要细心品味,希望我能有那么一点悟性习得大师们的一点皮毛。

书中第一篇就介绍了于永正老师,一次又一次被于老的教学技巧折服了。从事这么多年来却从没走近他,了解他,甚觉惭愧。

于老说到一名语文教师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三:一要善良,要善待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二要有责任心,严而不厉。三要爱读书,爱写作。审视自己在把学生当作朋友上还没这个意识,第二点还行,爱写作则差远了。看来自己在这些基本条件上还要加倍努力呀。再看于老《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虽然每一条建议都显得那么简短,但细细品味,这些细节上的处理却句句切中要害。比如: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就像于老说的,老师讲的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这样,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不就拉进了吗?看来,我得往肚子里多塞几个故事。这一些建议不正是于老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吗?不仅是对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非常有用,对我这所谓的老教师何尝不是一样有效!

惊叹于老师的艺术修养。于老师会讲,能根据讲课内容的感情基调和学生听讲的状况与情绪来调整语调、语速,并决定讲话的轻重和缓急。于老师善读,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把文字读活了,课堂因为师生之间入情入境的朗读而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于老师字写得棒,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草书,都信手拈来,在这样的老师影响下,孩子们同样会关注、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于老师画画就更绝了,在教描写花鸟虫鱼的课文和一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时,寥寥几笔就能将其勾勒出来,这样的课堂还能不“艺术”吗?有了这样的艺术修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上得有意思,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于永正老师能把课上得这么有魅力,最重要的还是精心备课。每个老师上课前都要备课,可是真正能做到“精心”两字的恐怕就有难度了。何为精心?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至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拿到课文,首先读,哪怕教过好几遍,朗读课文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读的同时查字典、词典,把拿不准的字的读音,一一落实,绝不想当然。每个新词都查查词典,不能有半点含糊。他还说,只看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从来没上过让他满意的课的。最后指出:这法儿那法儿,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儿。于老师在细微处下工夫,研究教材充分,所以上课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而得“庖丁”的雅号。

我想作为现在的我来说,那就是要多学习,多读书,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

篇一:邱少云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邱少云的故事。

邱少云是一个农民家里的军人。故事讲的是1952年10月11日,他和一些志愿军要打下391高地。由于山势险要,他们五百名战士在离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组织了一个伏击圈。在那天的中午12时,突然飞来4架敌机,在潜伏区投下了几颗燃烧弹,有一颗就落在邱少云旁边。火光,溅到了邱少云身上,烧着了他的伪装。这时,他发现身后有一个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在水上打个滚,身上的火就会熄灭。但是,他知道,他只要一动,马上就会被敌军知道,五百多名战士的性命就难保了。于是,他强忍疼痛,一声不吭。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三十多分钟,邱少云壮烈牺牲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有许多感触。我由邱少云想到了自己。我确实不够坚强,生活中有一点小小的磕磕碰碰都经受不起,更不要说这个。

有一次,我的手破了一点皮,我就哇哇乱叫。今天我看了邱少云的故事。想到自己这些经历,我真的很惭愧。

我们上课40分钟,而我经常40分钟都扛不住。要知道,我可是坐着40分钟。邱少云呢,它被火烧了三十多分钟,都一声不吭,这真让我赞不绝口啊!如果是我去占领391高地,形成伏击圈后,如果敌机投下燃烧弹,可能还没有砸到我,我就跑了。我连中弹都不可忍受,邱少云还中弹忍痛至死,我真佩服。

还有一次,我上体育课时摔了一跤。本来不是太疼,但我一看,发现破皮了。我就觉得很不舒服,就一直在叫。其实,我就只破了一点皮,最严重也就低一点皮肤病,一点都没有生命危险。但是,邱少云在很清楚自己要死的情况下都忍耐了半个小时多!

邱少云牺牲后,他们那个营攻下了391高地。如果邱少云扑灭火,这个营所有人都要死。而像他这样,只死一个人,让全军队获得胜利的结果要比他自己扑灭火的结果要好得多。

我一定要学邱少云,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做一个男子汉,不能像现在这样怕困难。

篇二:邱少云的故事读后感

当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时;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你是否想起了那些为国牺牲的英雄们?今天,我就读了 《邱少云的故事》。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邱少云忍着疼痛一动不动的样子。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想:邱少云真棒,为了不使战友暴露,为了不使整个计划毁灭,不顾自己即将被火烧伤的危险,仍然一动不动地趴在那儿,也不向后面的水沟滚去,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也应该这样吗?上课坐端正,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呀!就拿我来说吧,一到上课就不安分,坐在那儿动来动去,一枝笔,一本书,一个水瓶,都是我的玩具,

而且,有时我不光自己玩,还要影响他人,这给老师带来了多大的不便啊!

所以,我一定要向邱少云学习,做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孩子!以后上课我要坐得端端正正的,注意力也自然集中,上课认真听讲这学习起来可就轻松多了!

让我们像邱少云一样,不管身边有多么诱人的玩具,也决不去看它,下课再去玩吧!

篇三:邱少云的故事读后感

严肃庄重的捧起这本书,是这样的沉重,仿佛是重担!纸上印有邱少云-------这位英雄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邱少云与队友在攻打“三九一”高地时,敌机投下的汽油弹在他身后爆炸,汽油溅到了他身上披着的伪装服上,伪装服马上着起了火,他身后就是一条小沟,他只要滚进去或踢掉伪装服火就会灭掉,可是他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咬着牙坚持着,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最后光荣牺牲了,()而队友们则成功地攻占了“三九一”高地。邱少云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有一位专家在做一个实验,他去到各个小学找三名互不相识的学生,把三个乒乓球分别用线栓起来放进瓶子里,他往瓶子中倒水,在水倒满之前要将三个球全部拉出来,他去了很多学校,都没有成功,心灰意冷的他决定最后做一次实验,但这次成功了!成功源于一位女孩的一个决定:“你第一,他第二,我第三!”当专家问她:“为什么自己要当最后?”她回答:“我要把危险留给自己!”当时,所有人都震撼了。

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失去了当第一的荣誉,使实验获得成功,而邱少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死有轻如鸿毛,有重如泰山。” 邱少云用自己年仅26岁的生命,谱写了一首独一无二的血色赞歌!麦琪的礼物英文读后感买椟还珠读后感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