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学案:第十七章 学案1 能量量子化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1 能量量子化

[学习目标] 1.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2.了解能量子的概念及其提出的科学过程.3.了解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导学探究] (1)黑体就是黑色的物体吗?

答案 我们所说的黑体并不是指物体的颜色,它是指能完全吸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物体. (2)很多地方用红外线热像仪监测人的体温,只要被测者从仪器前走过,便可知道他的体温是多少?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答案 根据热辐射规律可知,人的体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人辐射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通过监测被测者辐射的红外线的情况就可知道该人的体温. [知识梳理] 对黑体和黑体辐射的认识 (1)热辐射

①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②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室温时,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填“较长”或“较短”)的电磁波,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温度升高时,较短(填“较长”或“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 (2)黑体及黑体辐射特点

①定义: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②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即学即用] (多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B.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D.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答案 ACD

解析 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A正确;根据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特点知,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和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B错误,C正确;根据黑体的定义知D正确.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导学探究] (1)黑体辐射的强度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2)物理学家维思和瑞利在对黑体辐射做出解释时,各在什么区与实验接近,什么区偏离较大?

答案 见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2)对黑体辐射的解释:维恩公式在短波区与实验非常接近,在长波区则与实验偏离很大;瑞利公式在长波区与实验基本一致,但在短波区与实验严重不符.由于波长很小的辐射处在紫外线波段,故而由理论得出的这种荒谬结果被认为是物理学理论的灾难,当时称为“紫外灾难”.

[即学即用] 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答案 A

解析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A正确,B、C、D错误.

三、能量子

[导学探究] 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的观点与宏观世界中我们对能量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答案 宏观世界中的能量可以是任意值,是连续的,而普朗克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是一份一份的.

[知识梳理] 对能量子和能量量子化的认识 (1)普朗克的假设

振动着的带电微粒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2)能量子公式

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10(一般取h=6.63×10(3)能量的量子化

在微观世界中能量是量子化的,或者说是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这种现象叫能量的量子化.

(4)普朗克假设的意义

①借助于能量的假说,普朗克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之好令人击掌叫绝.

②普朗克在1900年能把量子列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成为新物理学思想的基石之一.

[即学即用] (多选)以下宏观概念中,哪些是“量子化”的( ) A.物体的带电荷量 C.物体的动量 答案 AD

解析 所谓“量子化”应该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故选A、D.

B.物体的质量 D.学生的个数

-34

-34

J·s.

J·s)

一、黑体辐射的规律

例1 (多选)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