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教学提纲 下载本文

《建筑环境学》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Environment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 分:3

学 时: 48(其中:讲课学时:42 实验学时:6 上机学时:0 )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 开课部门: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与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 了解建筑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了解人对建筑热湿环境、空气环境和声光环境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设计技术基础,深刻地体会建筑环境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地球资源之间的紧密的联系,初步具备营造可持续绿色建筑及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概论;

后继课程为:工程热力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等专业基础课,暖通空调、冷热源工程等专业课。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学时部分 第一单元 绪论(2学时) [知 识 点]

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建筑环境与人的密切的关系,以及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绿色建筑技术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重 点]

绿色建筑技术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难 点] 无。 [基本要求]

1、识 记: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 2、领 会:建筑环境与人的密切的关系。 3、简单应用:无。 4、综合运用:无。

第二单元 建筑外环境(4 学时) [知 识 点]

室外气候特征,建筑对区域性气候的影响(城市热岛现象、小区环境、楼房风灾害等);太阳高度角、方位角的概念;日照对生活的影响;建筑外形与日影的关系;终日日影与永久日影的区别;建筑热工设计与我国的气候分区及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和法规。 [重 点]

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建筑外形与日影的关系。 [难 点]

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建筑外形与日影的关系。 [基本要求]

1、识 记:太阳高度角、方位角的概念。

2、领 会:建筑外形与日影的关系;终日日影与永久日影的区别;建筑热工设计与我国的气候分区及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和法规。 3、简单应用:太阳高度角、方位角之间的计算公式。 4、综合运用:日照与节能。

第三单元 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 (8 学时) [知 识 点]

建筑物与室内环境的传热和传质过程;通过辐射传递的热量与蓄热的关系;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及其计算;显热和潜热的定义;冷热负荷与得热的关系;不同种类的负荷计算方法的原理和依据。 [重 点]

通过辐射传递的热量与蓄热的关系;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及其计算;不同种类的负荷计算方法的原理和依据。 [难 点]

不同种类的负荷计算方法的原理和依据。 [基本要求]

1、识 记:显热和潜热的定义;冷热负荷与得热的关系; 2、领 会:冷热负荷与得热的关系。 3、简单应用: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及其计算; 4、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负荷计算。 第四单元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8 学时) [知 识 点]

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热湿交换的现象和特点;人体对周围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的依据;人体热舒适方程;人体对热湿环境的评价和热舒适感觉的评价方法;热舒适、有效温度和舒适区的定义;利用热湿环境保障人体的健康,维持高效率的工作和学习的方法。 [重 点]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评价和热舒适感觉的评价方法;热舒适、有效温度和舒适区的定义。 [难 点]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评价和热舒适感觉的评价方法。 [基本要求]

1、识 记: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热湿交换的现象和特点;人体对周围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的依据。

2、领 会:利用热湿环境保障人体的健康,维持高效率的工作和学习的方法。 3、简单应用:人体热舒适方程。

4、综合运用:人体对热湿环境的评价和热舒适感觉的评价方法。 第五单元 室内空气品质(6 学时) [知 识 点]

室内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和对人体的危害;空气品质的定义;空气品质的对人体的影响及评价方法;室内空气品质标准;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 [重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