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下载本文

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刘志军《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研究 二、简答题

1.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2.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3.简述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的要求。 三、填空题

1.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

2.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有:⑴ ;⑵ ;⑶ ;⑷ ;⑸ 。 四、选择题 1.( )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历史研究 D描述研究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属于( ) A宏观研究 B微观研究 C中观研究 D预测研究

3.从一定程度上说,遵循( )是对教育研究者首要的、基本的要求。 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五、案例分析

1、李老师刚刚到一所小学参加工作一年多,他谦虚好学,经常向老教师请教经验。 有一天,他路遇张、王两位老教师,他问两位教师:“我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自己?”张老师说:“你很勤奋,继续努力,认真教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王老师说:“你应该全身心搞教学,上好你的课就行了,别在科研方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科研有什么用处啊?对我们小学教师一点意义也没有。”

李老师很困惑,他不知道究竟该听哪位老师的话。 你觉得张、王两位老师谁的观点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事实或现象的研究、解释和预测,以认识和了解教育规律的活动。 二、简答题

1、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1)推动教育改革 (2)提高教育质量

(3)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 (4)提高教师素质

2、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1)选题

1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信息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3、简述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的要求。

(1)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如,知情权、不公开保密权、

自愿参与权等。

(2)审慎解释研究成果。研究者在获得研究结果后须向社会提供研究信息,展示教育

研究的结果及价值。在公开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需向公众作出合理的解释。

(3)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 三、填空题 1、创新

2、客观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伦理原则 四、选择题

1、A 2、B 3、A 五.案例分析

张老师的观点更合理,因为教育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具体表现在: 1、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更深刻的了解教育现状。 2、能够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3、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能帮组教师总结经验、克服不足。

4、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能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促使教师形成系统的研究方向,使教师找到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一、名词解释 1.课题论证 2.自变量 3.因变量 4.无关变量 5.假设 二、判断题

1. 每一个教育问题都能成为教育研究的课题。( ) 三、填空题

1.教育问题是 的来源基础。

2.一般来说,课题论证应实现以下目的:⑴ ;⑵ ;⑶ ;

3.完成一份课题研究方案,总的制定要求是方案要体现 、 、 、 。

4.一般来说,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四个问题:⑴ ;⑵ ;⑶ ;研究结果。 四、简答题

1.选定课题的要求是什么?

2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选定研究课题? 3.在课题题目的拟定上,要注意那些问题? 4.提出假设必须考虑哪些条件?

5.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大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五、选择题

1.“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的课题属于( )课题。 A开拓性 B延伸性 C争鸣性 D翻新性 六、案例分析

下列哪些课题适合你来研究?为什么? ⑴低年级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心理研究 ⑵小学生环保教育教材与课程设置研究 ⑶研究性学习与教育的未来研究 ⑷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课题论证:就是有组织地对所选定课题的研究思想、设计思路、资源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看其是否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

2.自变量:当两个变量存在一定的的联系,其中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有影响作用,具有影响作用的变量就是自变量,它是研究者能操纵的能控制的因素。

3.因变量:因变量就是教育研究的效果,是受自变量作用和影响的变量是研究者要了解和发现的结果变量。

4.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自变量以外的与研究无关但又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也是我们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否则就会影响研究的可靠性。

5.假设:研究者对不能直接了解到的或未能了解到的变量之间的联系的一种事先猜测,也就是研究者根据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对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中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二.判断题 ×

三.填空题

1.教育研究课题

2.使问题研究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提炼课题研究的价值 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3.客观性 科学性 可行性 合理性 4.研究什么 为什么研究 如何研究 四.简答题

1.选定课题的要求是什么? 价值性——研究目的要明确

创新性——研究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实践性——不要研究不熟悉的课题。

可行性——课题应可以研究并有一定的条件实施。 2.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选定研究课题? ① 从教育教学面临的具体困难中发现课题 ② 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提出课题 ③ 从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中选出课题 ④ 从教育教学的借鉴启发中形成课题

3

⑤ 从各级课题指南中 选择研究问题

3.在课题题目的拟定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 课题的表述应清晰具体

② 课题的表述应避免价值判断 ③ 课题的表述应用陈述句

4.提出假设必须考虑哪些条件?

首先,假设的提出必须有一定的根据,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出所谓的假设 其次,假设要尽可能不与当前公认的事实相矛盾

最后,假设提出后应该有一定的预测功能,能够很好地解释新的现象和活动 5.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大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① 课题名称 ② 问题的提出

③ 研究的依旧与假设 ④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⑤ 研究的目的 ⑥ 研究的内容 ⑦ 研究的进度步骤 ⑧ 研究的条件 ⑨ 研究的成果形式 五.选择题 A

六、案例分析

课题: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

建议从现实性、可行性、创新性和价值性或适用性等维度说明。下面是学生做的参考答案。

原因如下:

(1) 之所以优生和后进生学习成果差别很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方法不

同,这也是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此课题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认识,以此改变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该课题就有很大的价值性。

(2) 虽然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这方面研究早已有人涉及,但我们可以在他

们的基础上挖掘加深,从而达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3) 该课题实践性很强,作为教师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身处教育第一线,我们更了解学

生,更了解学生的问题,优生与后进生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是很熟悉,这样可以更好的开展此课题的教育研究。

(4) 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一方面,我们可以以问卷调

差或访谈的方式展开,比如说: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取出优生和后进生的样本进行教育研究,这样目标集中,就可以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该课题作为教师我们熟悉,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这样更容易把握。

第三章 文献法

一、名词解释 1. 文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