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
1.观潮 (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脉络清晰。作者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重点部分“潮来之时”又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抓住潮声、潮形写出了潮来时的惊心动魄。作者这样清晰的行文顺序,既向学生们揭示了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也提供给学生读文理清文章脉络的一个扶手。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期,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在自由读中能够找出直接描写潮水的语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能自悟到的,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但透过另外一系列“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等的精妙、生动的描写,感受钱塘江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这是四年级学生难以自读自悟到的。虽然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但生活经验有限,想象的能力还有待于培养和提升。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阅读教学中,多用朗读练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书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2.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易错字:薄、昂、沸、贯、罩、蒙。通过分组归类学习新词,并根据构词特点,对“漫天卷地”“山崩地裂”两个词语进行拓展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习题2理清文章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 3.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
4.学习“潮来时”的段落,通过抓关键词学习重点句子的方法体会钱塘江潮的壮观。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本、《生字抄写本》、《语文课堂作业本》、《词语手册》 教师准备:教科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识大潮 导入课文
1.同学们,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曾写下一句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课件出示)你们知道这里的“潮”指的是哪里的潮水?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它,观赏它。引出课题“观潮”并板书。
(二)检查字词 感知课文 1.出示带新词、生字的句子:
(1)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2)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3)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4)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5)过来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a.通过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读准字音。
b.借助《词语手册》理解“横卧”、“横贯”的意思,懂得“横卧”是拟人写法。
c.指导“薄”、“贯”、“罩”的书写。 2.出示词语: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沸腾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风号浪吼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a.通过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读准字音,“号”字的多音字教学。 b.知道每行词语所描述的景象,依次是:描写人、描写江面、描写潮水的壮观
c.对“漫天卷地”“山崩地裂”两个词语的构词特点进行拓展积累。 (三)借助习题 整理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后习题2,给课文分段。 2.分段、分组齐读课文。 (四)找出句子 体会好处
1.默读课文,用“—”划出描写人物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你从哪个词读出了什么?
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2)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3)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指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从中体会观潮人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懂得这是侧面描写。 (五)完成作业 当堂巩固
1.在《生字抄写本》上抄写:薄、昂、沸、贯、罩、蒙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一、二、三题。 板书:
1.
观潮
一、潮来前(1.2) 侧面描写 二、潮来时(3.4) 三、潮头过后(5)
四、课堂检测
(一)给多音字扩词:
háo( )( )( ) 号 hào( )( )( )
(二)用“笼罩”“若隐若现”“风平浪静”三个词语写一小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