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
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幼儿园 冯杰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离不开教研组长这个“当家人”。因此,教研组长在幼儿园教研工作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教研组长的实际角色与应当角色存在一定的差距,直接影响到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准确定位教研组长的角色,对于促进幼儿园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当下幼儿园教研组长的尴尬现状及原因,重新定位教研组长的角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的发展。 【关键词】
教研组;教研组长;角色定位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逐步落实,加上幼儿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日渐显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诸如:幼儿园师资队伍越来越年轻化,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专业成长的内需和教学研究能力的薄弱。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要靠教研组来解决,而教研组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教研组长这个“当家人”。因此,幼儿园教研组长是教学研究实施的组织者,是教学质量监控的责任人,是执行教学常规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其岗位职责即在业务园长领导下,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要求,负责对全园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教研工作中,教研组长的实际角色与应当角色存在一定的差距,直接影响到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一、教研组长的尴尬现状 1.“万金油”的作用
长期以来,教研组长的岗位职责定位很不明确,有时是“领导的枪手”,草拟说话稿、讲座稿等,有时是制定计划、做教研记录的书记员、收集资料的统计员;有时又是打个会议通知、某个老师请假顶个班等等,诸如“秘书”,又像“后备教师”之类的闲杂人员;园里接待参观、接受检查、公开观摩等活动中,教研组长又充当“摄像”、写简报的“记者”、“陪同员”等角色。正如俗话说的“万金油”一般好用,哪里疼了都可以“涂上一涂”。
2.没有名分的“长”
教研组长一直扮演着“官非官,民非民”的角色,没有实际的行政职位,在工作中就不可能有指令的权利。再遇上不合作的教师团队,不仅自己要加班加点工作,工作困难可想而知,而且还似乎没有突出的成绩,得不到老师和领导的认可,真所谓苦不堪言。甚至有的幼儿园教研组长教研活动组织了、教学研究出成效了,幼儿园的名气更响亮了,但是所有的成绩都被“剽窃”了,所有的功劳都被磨灭了,最终落得什么成绩都没有,怨声载道。
3.缺乏引领能力
教研组长通常是从一线骨干教师中选拔出来,众所周知,多数骨干教师的教学点子多,对新的教学信息敏感,能设计出有创意、有特色的教学活动。但由于自身有实践经验,考虑更多的是提高教学水平,缺乏研究意识,总是在归纳总结、反思中遇到困难,或在理论指导中无法胜任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有的个别由于自身性格所致,不善于与人分享经验,过于主观,很难与人沟通,这就造成了“协调”作用的缺失。又岂能服务于老师呢?
二、教研组长的尴尬现状的原因分析
目前教研活动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幼儿园管理者和一线老师的重视,但总体而言,幼儿园教研活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实际教研活动开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层出不穷,造成教研组长“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况的原因归纳如下:
1.幼儿园教研工作还未引起教师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园本教研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有效反思是园本教研各项主题的根本来源。由于多数一线教师忙于常规教学中的方案设计、制作教玩具、应付领导查课、林林总总的检查等,无暇反思、总结。加上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并没有成为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的途径,因此,教研活动不被教师重视。
幼儿园的领导、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教研活动的旺盛生命力,没能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给教研组长一定的机会,组织一些培训讲座、反思交流等教研活动,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幼儿教师明确幼儿园教研工作的重要意义。又由于多数教师的教研意识不强,造成对教研组长的角色认识有所偏差,幼儿园管理者又缺乏与教师沟通讲解,让教师理解、配合教研组长的工作,明白教研组长的工作负担,造成教研组长工作开展难度大。
2.缺乏有效科学的教研常规制度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不断兴起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面貌,但大多数幼儿园由于各项任务繁多,造成教研活动的开展断断续续,不能实现一种教研相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教研组长在幼儿园教研工作中的职责,在教研常规制度中没有明确表述,常出现主次分不清,精力和时间分散于无尽的琐碎工作中。
3.教研组长普遍能力不足
幼儿园教研组长的工作大多由有经验的教师承担,这些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又缺乏管理类课程的培训学习,对于教育管理工作比较陌生,不能很好地组织众多幼儿教师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另外,无论专业素养,还是管理组织能力,幼儿园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都要求教研组长具有较高的素质。而教研工作对教研组长的高要求与实际工作中教研组长的能力欠缺形成鲜明反差,直接影响教研工作的开展。
三、教研组长角色的“新”定位
纵观以上教研组长的尴尬现状,既有主观因素,教研组长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工作方式和策略与新课程改革和园本教研的需求有一些差距;当然也有客观原因,领导的支持策略以及提供的平台也同样重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位教研组长的角色,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更快地成长呢?
1.教师发展的服务者
作为幼儿园的教研组长,要有奉献精神和宽阔的胸怀,能够承担为教师发展的“铺路人”角色,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
首先,做一个勤奋的学习者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建设学习型的社会是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的幼儿教师既是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又是学习型人才的启蒙培养者,因此毋庸置疑,教研组长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的教研组长,才有资格引领学习型的教研组。树立“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我再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地学习理论、学习实践、将学习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向一切可能运用的领域学习。幼儿园教研组长的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不仅会令自己的思想永远敏锐,站在教育的前沿,而且还能使自己在开展教研工作中铺垫厚实的知识底蕴。
其次,做一个信息的传播者
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在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宣传媒
介、运用多种手段,传播幼教改革的前沿信息和有益经验,才能起到“服务者”的作用。如构建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平台,转载幼教改革的理论、经验;推荐优秀学前教育专业网站、论坛、优秀课例、论文、案例研究等资料,及时收集、整理本园的课程改革经验,供广大幼儿教师学习共享。幼儿园教研组长借外出培训、学习、观摩等契机,敏锐捕捉幼教改革的前卫思想,新信息,并能及时传达给广大教师和园领导,在共同学习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达成上下共识,成为“学习型”的传播员。
最后,做一个诚心的服务者
成为幼儿园教研组长还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与教师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达到“服务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幼儿园教研组长相当于 “伯乐”,是为教师的业务发展提供指导、帮助、支持与服务,并发现好的教学经验.为这些经验的展示、辐射与提升创设机会和平台,使之成为全园教师的共享资源。教研组长要搭线为教师服务,不断推出有价值的经验和新人。这就需要教研组长具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品德与责任心,能够通过加强修养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满足幼儿园与教师真正的需要,进而促进幼儿园长足发展。
2.教师成长的指导者
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抓好教研组长,就能带动整个教研组的建设。幼儿园教研组长应该引领每位教师,树立学习意识,学校理论、学习教学技能,学名师、学同行,研究教材教法,有序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从而创建“民主、和谐、团结、协作”的园本教研氛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经常性的业务指导。这是常规性工作,可以通过平时的集体备课、深入课堂听课及评课、与教师共同反思、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组织各类教研活动、有计划地进行专题讲座等传统途径进行。教研组长要善于倾听,虚心倾听,从倾听中捕捉真知的火花,适时与教师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成为不断创新的课改“先锋”。在园本教研活动的组织中,教研组长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主持人主持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园本教研的效果。因此要求教研组长除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外,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比如较高水平的倾听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简介高度的概括能力,较强的亲和力和协调能力等。同时还要善于将自己追踪到的教
育教学改革信息、研究成果及时地转达给教师们,并组织学习、研究与实践。并将自己与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成果或有效方法及时在教师中广泛推广。如优秀案例的共享、园本课程的共享等。
对青年教师加强指导。这应当是教研组长在近几年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除了对教师们的个别帮助,如师徒结对、跟踪指导等,在目前更应充分地关注和利用学术团队的共振现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对青年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群体专业指导至关重要。为此,教研员要形成有效的团队培训模式,为优秀教师群体的成长提供平台,也为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创造条件。
对参赛及担任公开教学活动的教师进行指导。这当然不是常规工作,但作为教研组长也不应当懈怠。这是为了给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通过参赛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每逢重要的评比活动,教研组长可以认真发动,精心组织,并作范例式指导。共同讨论整体设计、反复听课逐步实现教学环节的优化等步骤,找到最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备课过程。这样的备课过程,获益者不再是参赛教师一人,而是一个群体,因而可以达到典型引路、团队共振的目的,从而促成教师群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建立一支凝聚力强、专业水平高的骨干教师队伍。
3.教学工作的合作者
幼儿园教研组长来自一线骨干教师,“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交流中要注意尊重教师,特别是比自己年轻的教师,防止“话语霸权”,以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团结、依靠并影响一线教师。教研组长应善于团结教师、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进步。经验证明,合作学习不但促进了教研组长与一线教师的和谐交流,而且能明显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大家共同成长。例如在集体备课中,教研组长要注意防止“一言堂” ,鼓励全园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做到“人到、心到、口到”,认真作好充分的发言准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形成争论、辩解的氛围,做到有话善于说;在教研活动中,首先请教师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然后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与大家进行讨论,教研组长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最后达成共识。只有在这样平等、宽松、带着问题共同探讨的状态下,才能促进教师将教研活动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研组长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与良师益友。
教研组长上有园长,下有众多教师,处于“中间受挤”的位置,这就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