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常见植物名录含栽培等技术要点 下载本文

繁殖以分株为主,也可扦插和播种。分株于10-11月或翌春2-3月进行。扦插在3月或6-7月份进行。播种于12月份进行,也可沙藏至翌年3月播种。移栽春、秋两季均可,应带土坨。主要虫害有枯夜蛾和大蓑蛾等。应用

十大功劳枝叶苍劲,黄花成簇,是庭院花境,花篱的好材料。也可丛植、孤植或盆栽观赏。 植物名称

[南天竹] 所属分类:[小檗科 ]别名天竺、兰竹 产地与习性

产中国长江流域及陕西、广西等省区,日本、印度也有。为常绿灌木。多生于湿润的沟谷旁、疏林下或灌丛中,为钙质土壤指示植物。喜温暖多湿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较耐寒。能耐微碱性土壤。花期5-7月。形态特征

株高约2m。直立,少分枝。老茎浅褐色,幼枝红色。叶对生,2-3回太复叶,小叶椭圆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宿存至翌年2月。繁殖与栽培 繁殖以播种、分株为主,也可扦插。可于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进行。扦插以新芽萌动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长时进行。室内养护要加强通风透光,防止介壳虫发生。 应用

南天竹树姿秀丽,翠绿扶疏。红果累累,圆润光洁,是常用的观叶、观果植物,无论地栽、盆栽还是制作盆景,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植物名称

[胡颓子] 所属分类:[胡颓子科 ]别名羊奶子、蒲颓子、半春子 产地与习性

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喜光、马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具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能力。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枝开展,常有刺,小枝褐色。叶椭圆形至矩圆形,边缘波关。花银白色,具芳香,1-3朵腋生。果实熟后红色。繁殖与栽培

繁殖以播种为主,也可扦插和嫁接。移植宜在3月进行,小苗应带宿土,大苗应带土球。应用

胡颓子枝条交错,叶背银色,花芳香,红果下垂,甚是可爱。宜配花丛或林缘,还可作为绿篱种植。 植物名称

[桂花] 所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木犀、九里香、岩桂 产地与习性

产中国西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北等省区均有野生,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喜光,但在幼苗期要求有一定的庇荫。喜温暖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适生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砂质壤土,忌碱性土和积水。通常可连续开花两次,前后相隔15天左右。花期9-10月。形态特征

株高约15m,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叶对生,椭圆形、卵形至披针形,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花簇生叶腋伞状,花小,黄白色,极芳香。繁殖与栽培

播种、压条、嫁接和扦插法繁殖。移植常在秋季花后或春季进,也可在梅雨季节移栽,大苗需带土球,种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阳光之上。不需遮荫,冬季在一般室内即可安全越冬。病虫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叶蜂、柑橘粉虱、蚱蝉等。 应用

桂花终年常绿,花期正值仲秋,有“独占三秋压群芳”的美誉,园林中常作孤植、对植,也可成丛成片栽植。为盆栽观赏的好材料。 植物名称 夹竹桃 夹竹桃科 别名 笔桃、柳叶桃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长江流域广为栽培。性喜光,耐瘠薄,适应性强;抗烟尘、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能力强,是环境保护的优良树种。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似竹,花似桃,故名夹竹桃。高可达6米。分枝我而软。叶对生或三枚轮生,窄披针形,中脉明显,侧脉羽状密生,肥厚革质。聚伞花序顶生,花冠五裂漏斗状,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黄色,微有香气,从五月至十月陆续开放。繁殖与栽培 扦插、分株繁殖

应用

庭植,花镜花篱,抗污染绿化树种。 植物名称 小叶女贞 木犀科 别名

楝青 、小白蜡树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于我国和日本。 形态特征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单叶对生,叶薄革质,常椭圆形,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圆锥花序,花梗明显,裂片镊合状排列,花冠筒比花冠裂片短,花色白色。 繁殖与栽培

多为扦插繁殖,春季三月份是最好的季节,成活率高。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适于微碱性土壤,对大气污染抗性强。 应用

可作绿篱及庭院绿化树种。变种有金叶女贞,叶色金黄,绿化工程中常用其作色块。 植物名称

大叶黄杨 卫矛科卫矛属 别名

冬青卫矛、正木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于我国中部、北部及日本,现各省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5~6米,小枝绿色,略为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6厘米,边缘有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质厚。化绿白色,5~12朵成密集聚伞花

序,腋生枝条顶部。蒴果扁球形,径约8毫米,粉红色,成熟后4瓣裂,假种皮桔红色。花5月;10月果熟。繁殖与栽培

喜光,但也耐荫,喜温暖湿润性气候及肥沃土壤。耐寒性差,温度低于-17度即受冻害。耐修剪,寿命很长。应用

叶色浓绿有光泽,生长繁茂,四季常青,且有各种花叶变种,抗污染性强,园林绿化常用作绿篱,也可修剪成球。 在园林中应用最多的是规模性修剪成型,配植有绿篱,栽于花坛中心或对植、盆栽等。 植物名称 小叶黄杨 黄杨科 别名 产地与习性

树种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 、山西 、山东 、河南 、甘肃等地。阳性树,久经栽培,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中性而肥沃壤土生长最速。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极耐修剪整形。 形态特征

花期3月~ 4月、果期8月~ 9月。树高可达2米。繁殖与栽培

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播种。扦插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而以6月中、下旬扦插发根快,生长好。初期蔽阴要严,保持苗木湿润,愈伤组织形成后逐渐增加光照,30天左右发根。成活率很高,90%以上,翌年可分栽培大,培育2-3年即可供篱使用。移植宜在3-4月进行。小苗可裸根,大苗需带泥球,害早虫有黄杨尺蠖、黄杨斑蛾等,要注意防治。应用 庭植,绿篱。

4、落叶灌木及小乔木植物名称

[月季 ] 所属分类:[蔷薇科 ]别名月季花、月月红、胜春、长春花 产地与习性

蔷薇属植物原产北半球,几乎遍及亚、欧两大洲,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月季为有刺灌木,或呈蔓状与攀援状。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一般品种可耐-15℃低温。要求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之微酸性土壤,但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空气相对湿度宜75%-80%,但稍干、稍湿也可。有连续开花的特性。形态特征

月季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具钩状皮刺。羽状小叶3-5枚,花常数朵簇生,微香,单瓣,粉红或近白色。现代月季是经多次杂交、长期选育而成的杂种月季品种群。灌木或藤本;叶较

厚、较大而表光泽;花蕾多卵圆形,花形丰富,复瓣至重瓣,淡香至浓香。连续开花,而以5-6月及9-10月为盛花期。繁殖与栽培

繁殖以嫁接,扦插为主、播种及组织培养等为辅。露地栽种月季,应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处所,除重施基肥外,生长季节还应加施追肥。修剪是一项重要作业,除以休眠期修剪外,生长期还应注意摘芽、剪除残花枝和砧木萌蘖 。最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朱砂叶螨等。 应用

月季可种于花坛、花境、草坪角隅等处,也可布置成月季园。藤本月季用于花架、花墙、花篱、花门等。月季可盆栽观赏,又是重要切花材料。 植物名称

[桃花] 所属分类:[蔷薇科 ]别名花桃、碧桃、观赏桃 产地与习性

桃花原产中国,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为落叶小乔木。喜光,要求较高的湿度,具有一定的耐寒力。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耐旱怕涝,忌积水洼地栽培。花期3-4月。形态特征

株高约8m,小枝褐色,光滑,芽并生,中间为叶芽,两旁为花芽。叶椭圆状披针形。花单生,几无柄,原种花为粉红色或白色,栽培品种有各种颜色。繁殖与栽培

播种或嫁接法繁殖。实生苗只能作砧木用,嫁接以山桃、杏为砧木,行枝接或芽接。早春或泞秋进行移栽。修剪以疏枝为主,多整成自然开心形。常见病害有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穿孔病、桃缩叶病、桃炭疽病和桃流胶病等;害虫有桃蚜、桃粉大尾蚜、朝鲜球坚蚧、桃红颈天牛、山楂叶螨等。 应用

桃花芳菲烂漫,妩媚动人。可植于路旁、园隅,或成丛成片植于山坡、溪畔,形成佳景,有桃园、桃溪、桃花坞、桃红峰、桃花洞、桃花源等美称。桃花与柳树配植,最为有名,可形成桃红柳绿的景观。桃花还宜作盆栽和桩景。常见栽培的有红碧桃(P.pubro-plena)、白碧桃、垂枝桃(P.pendula)和山桃(P.davidiana)。 植物名称

[梅花] 所属分类:[蔷薇科 ]别名春梅、干枝梅 产地与习性

梅花原产中国,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赣东北、皖浙江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山区。为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