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理综新课标卷(试卷+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且??r??

③ ④ ⑤ ⑥

由①②③式得r?15?

(ii)解: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sini?nsinr 由④⑤式得n?6?2 235.(1)

hc?0

hc?0??hc???0

e?0?e?0? (2)解: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得

3mv?mv0

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得

3mv?2mv1?mv0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1112 (3m)v2?Ep?(2m)v12?mv0222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12 Ep?mv03 ④

36.(1)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 CaCO3+2H+=Ca2++CO2↑+H2O

(2)①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 ②Zn(C2H5)2+H2O=ZnO+2C2H6↑、ZnO+2H+=Zn2++H2O (3)

高温 △

37.(1)B2O3+3CaF2+3H2SO4 ==== 2BF3↑+3CaSO4+3H2O、B2O3+2NH3 ==== 2BN+3H2O;

(2)1s22s22p1;+3

(3)120° sp2 正四面体

(4)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分子间力 (5)4 4

25?4 ?103(361.5?10)?NA38.(1)C9H6O2;

(2)取代反应 2—氯甲苯(邻氯甲苯)

(3)

(4)4 2

(5)4

① ② 39.(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40.(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课标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B)

解析:主要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根据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BD)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解析:主要考查功和能的关系。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A项正确。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B项正确。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C项正确。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选取无关,D项错误。

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

A.U?110V,I?0.2A

B.U?110V,I?0.05A C.U?1102V,I?0.2A D.U?1102V,I?0.22A

解析:主要考查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U2=220V,根据U1:U2=n1:n2得,U1=110V。I2=P/U2=0.1A,根据I1:I2= n2:n1得I1=0.2A。所以正确答案是A。

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BD)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

122kI2lL解析:主要考查动能定理。利用动能定理有BIlL?mv,B=kI解得v?。所以正确答案是BD。

2m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

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m/s,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千米,无线电信号传播速度为3x108m/s)(B)

A.0.1s B.0.25s C.0.5s D.1s

解析:主要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月球、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T2r2T2273r?4.2?10r?r?解得,代入数据求得m.如图所示,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221232r1T1T122s2R?r2短时间为t??,代入数据求得t=0.28s.所以正确答案是B。

vC32

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D)

解析:主要考查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正确答案是D。

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A)

解析:主要考查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木块和木板之间相对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在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前,木块和木板以相同加速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1?a2?kt。木块和木板相对运

m1?m2动时, a1??m2gm1恒定不变,a2?kt??g。所以正确答案是A。 m222.(5分)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解析:(1)R0、标准电流表A0;(2)RN,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为I;(3)平均值 23.(10分)

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 0.500 t(ms) 292.9 s/t(m/s) 1.71 0.600

371.5 1.62 0.700 452.3 1.55

0.800 552.8 1.45 0.900 673.8 1.34 0.950 776.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3)由所画出的图线

s?t图线; ts。 ?t,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tst?a解得t2解析:(1)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v?vt和v?v0?at有v1?2s11??at?v1或s??at2?v1t t22s(2)?t图线如图所示

t (3)由

s1s1??at?v1可知,?t图线斜率绝对值为a2t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