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09、10年戏文初试题 下载本文

中央戏剧学院2009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北京初试考题(上午)

一。5道成语填空(一空2’,共10‘)

处之(泰)然 光怪(陆)离 落(拓)不羁 (讳)莫如深 (补)残守缺

二。5道文学常识填空(一空1’,共10‘)

毕巧林是(俄)国作家(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人物。

《孤独者》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作品,主人公为(魏连殳)。

《汤姆大伯的小屋》的作者是(美)国的(斯托夫人)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作者是(辛弃疾) 李香君是(孔尚任)作品(桃花扇)的人物 三。文言文加标点断句并翻译(30‘)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标点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以后的文言文我就直接上标点了,不要以为下面的文言没有加标点这一项啊!) 翻译

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名称”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确的认识了。现在您所用来教诲我的,是以为我“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的人都怨恨和诽谤我。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交给主管官署却执行,不算是“侵官”。发扬(恢复)前代贤君

的治国原则,以便兴利除弊,这不算是“生事”。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算“征利”。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至于怨恨毁谤的很多,那是本来早就该料到会这样的。

四。议论文写作,400字以内(50’) 题目:论人生追求

中央戏剧学院2009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北京初试考题(下午)

成语

病入膏(肓) 呼朋引(伴) 待价而(沽) 佶屈(聱)牙 离群(索)居 文学常识

赵五娘是元杂剧(高明 )写的(《琵琶记》 )作品里的主角 (郭沫若 )写的《棠棣之花》中刺杀侠累的叫(聂政) 伽西莫多是(法 )国作家( 雨果)写的(《巴黎圣母院》 )里

《西线无战事》是(德 )国的(雷马克 )写的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是(李煜 )写的词句 古文

加标点,翻译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深虑论 方孝孺

翻译: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

而不善于谋利天道啊!

小议论文: 论中学教育 400字

中央戏剧学院2009年戏文南京成都考点初试试题

成语

大而无(当) 另辟( 蹊)径 (锦 )口绣心 别来无(恙 ) 怙恶不(悛 ) 文艺常识

1.《草叶集》哪国哪人写的 ?

2.冉阿让是(法)国作家(雨果)写的(《悲惨世界》)里的人物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的诗句。 4.柳梦梅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写的(牡丹亭)中的人物 5戏剧家(曹禺)写的《胆剑篇》是写的春秋战国时期( 吴越 )